□张新平
我们要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必须得走世界共通选择的教育强国建设之路。教育强国型领导力是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关键因素,具有愿景性、战略性与政策性三大特征。
愿景性是一种以未来观当下,用未来图景和理想追求来鼓舞、形塑当下的领导力。愿景通常都不是特别具体明确的,而是较为抽象甚至具有明显的模糊性。但正是这种抽象性和模糊性,表现出强烈的吸引力和认同性。教育强国型领导力具有未来导向品质,既要着眼于具体的领导目标与任务,又不能为现实的目标任务所局限。领导者要站得高、看得远,要充分发挥领导者的精神感召作用。
战略性通常是一种对于事物发展的整体性和全局性把握,是对事物发展根本目的和方向的正确判断与选择。教育强国型领导力表现出明显的战略性特征,是以发展为导向的,注重中长期的规划设计,突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成长性、持续性、关系性和系统性。
政策性从形态上看通常表现为一套由权威主体颁布的旨在指导行动的方针、方案或文本。政策性赋予决策与行动的合规性和稳定性,是现代教育治理的重要表现形式。教育强国型领导力的政策性特征,具有较明显的公共性、权威性、强制性,突显行动标准、准则、规范在教育领导工作中的优先性。
教育强国型领导力的价值必须在处理复杂关系中实现统筹与平衡,系统协同好“中国式教育现代化”“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国建设”,在“人民至上、公平优质、系统协同”的价值引领下形成合力;正确处理好守正与创新的关系,坚守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与战略属性这一根本;辩证把握好教育体系中的“强”与“弱”,以富有韧性与柔性的领导艺术,激活教育组织内生动力,扎实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系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现代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