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组特级教师的讲述,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却处处跳动着教育家精神的脉搏。他们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落细于一堂课、一次谈心、一项创新之中,可触可感、具体体现。
教育家精神的核心,从来不是聚光灯下的名师光环,而是扎根大地、潜心育人的朴素执着。他们中,有30载扎根乡村的班主任,有在创新实验室中带领学生“追光”的教师,有用爱心叩开特殊学生心扉的园丁,有在跨学科教学中破壁探索的课改先锋……有人为破解教学难点,反复打磨教案至深夜;有人面对学生的成长困境,主动俯身,以友相待、用心倾听。这些看似寻常的细节,正是“热爱教育、关爱学生”最本真的模样——他们清醒地认识到:教育绝非标准化生产,而是心灵唤醒心灵、生命影响生命的漫长耕耘。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们对“好教育”的追求始终在场、从未止步。新课标颁布,有人主动重构知识体系,将真实生活引入课堂;技术变革袭来,有人自学人工智能技术,让抽象知识可触可感;面对教育公平之问,有人搭建城乡教研共同体,把资源送向最需要的地方。这种“尊重规律、敢为人先”的自觉,正是教育家精神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写照。教育的本质是成长,而教师必先成为终身成长者。
刊发这组稿件的意义,不仅在于展示特级教师的卓越风采,更在于向每一位教育人传递这样的信念:教育家精神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对教育的敬畏里、在学生成长的期待里、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与创新之中。愿更多教师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力量,于平凡岗位上,以热爱为基、以责任为帆、以创新为桨,让教育家精神的星火,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