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3月22日 星期

“守好一段渠”,更需“跑好接力赛”
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教育呼之欲出

□本报记者 武怡晗

“我们和对口中学思政教育的落脚点都是家文化,如何形成有效衔接?”3月10日,在杭州市临安区召开的天目少年思政学院试点培育学校实施方案评估推进会上,23所中小学及幼儿园校(园)长登台阐述思政教育学校方案。交流中,如何做好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成为校(园)长们热议的焦点。

去年年底,临安区成立天目少年思政学院,从思政教师队伍建设、课程资源开发、思政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推动全区学校做好顶层设计,并依托浙江理工大学红色文化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

在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探索中,学校面临哪些问题?如何引导每个学段思政课既能“守好一段渠”,又能“跑好接力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我省相关教师、校长和专家。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小学是知晓内容,中学是领会内涵,而大学就是要践行价值观。”省教育厅教研室初中历史与社会教研员牛学文说,从当下思政课程内容来看,小学阶段重在启蒙道德情感,初中阶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础,高中阶段重在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重在增强使命担当。

牛学文表示,虽然各学段教材都根据学生身心特点编写,但实际上,受制于教材内容、师资水平等因素,不少思政教学内容存在重复;虽然大家目标都是“守好一段渠,共建责任田”,但往往是“各管一段”。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需着力在各个学段、各门课程间的“接棒区”上做文章。

杭州市惠兴中学思政课教师曹蓓曾参与一次以“我爱中国”为主题的跨学段思政教学研讨。和小学、高中教师的探讨交流,带给身为初中教师的她很多思考。“同一知识点,小学阶段打下了怎样的基础,高中阶段又是如何引申提升,这些是初中教师提高思政课堂效率的关键,但这样跨学段的教学教研机会并不多。”

为有效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眼下,我省不少地市以区域为单位,开展课程研究、教学研讨、教师培训等活动,探索在教师队伍、教材建设及教学方式方法上做好协同创新,为推进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进行有益尝试。

去年10月,温州启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教学协同创新研究,该市教育教学研究院高中政治教研员俞优红介绍,当地正探索从市本级层面系统推进以“弘扬温州人精神”为主题的中小学系列思政样板课程,通过不同学段的各类教学大比拼,评选“最美思政教师”,组建不同学段“跨界”教研组,培育思政一体化示范学校,统筹推进“温州人精神”微课资源库建设等。

不久前,宁波财经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宁波市实验小学打造 “大手牵小手跟着榜样走”的思政实践教育创新课。课上,大学生导演和布景,小学生表演彰显爱国、诚信价值的榜样人物短剧,大学生分享宁波榜样人物采编实践作品,小学生集体朗诵等体验项目环环相扣,让学生、教师收获颇丰,线上直播的点击量超32万次。

“做好思政课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育人过程衔接贯通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环节。”宁波市实验小学教师潘松杰表示,跨学段的交流也未尝不可。在统一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目标下,大学、小学思政课教师根据教学对象特点,遴选可以合作教学和学习的内容,采取分年龄、分层次、相耦合、可交融的教学方法,较好地实现大学生给小学生理念启蒙、小学生向大学生传递情感,双方在体验交流中生成良好思政教学效果的精准教育。

“联通、衔接和融合是思政课一体化的关键词。”杭州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校长俞富根说,建立起大中小学一体化的教学研讨机制、备课机制至关重要。从现阶段来看,在缺乏一体化的思政教材的背景下,可以有意识组织相同主题的跨学段、衔接性的备课活动,从改革课堂教学模式上发力。为促进专业化的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此前该校主动对接杭州师范大学,成立了全国首家设立在小学的思政教育研究院,并与省内外各地中小学建立起未来思政教育联盟,重点展开对联盟平台内教师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要引导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与中小学合作,共同探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打破围墙’。”浙理工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渠长根表示,要在实践中破解“各自为政”困境,需要完善大学与中小学合作的体制机制建设。他还建议,在国家出台指导意见的背景下,可以从县(市、区)层面出发,有针对性地编写区域层面的一体化思政教材。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