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9月25日 星期

一个人与一座城的创新史


□本报记者 金 澜

今年教师节前夕,温州市瓯海区瑞鸿锦园幼儿园顺利开园,这是爱绿教育集团的新成员。57岁的集团创始人杨爱绿来到开园仪式现场,与师生同庆。她说,这是自己今年收到最好的教师节礼物。

“1983年,因为嗓子受损,我不幸失业了。”杨爱绿回忆说,当时她是平阳县萧江镇第一小学的一名音乐教师。虽然当不成音乐教师,但因为热爱教育,她在村里的周家祠堂办了个幼儿班,自己又当负责人又当老师。1987年,镇政府批了4亩多地。杨爱绿联合十几个姐妹每人投资3000元,又向镇上30位办厂能人各借1000元,创办了萧江镇中心幼儿园,这是杨爱绿创办的第一所幼儿园。

“改革开放后,不断放宽的政策犹如一阵春风,唤醒了一批跟杨爱绿一样热爱教育且有想法的先行者。”温州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原副主任金文斌直言。到上世纪80年代,温州民办幼儿园就已经发展到1500多所,另有民办中小学、高中、高职15所。而温州之所以能走在全国民办教育的前列并非偶然,是文化和政策双管齐下的必然。

记者了解到,改革开放之初的温州“七山二水一分田”,又长期定位为海防前哨,公共财力薄弱,兴办教育,捉襟见肘。为吸引社会资本的进入,1981年,温州市提出“坚持公民办两条腿走路的方针”。金文斌说,温州自古就有重商崇教的传统,温州人既重视教育、人文,又继承了祖辈们敢创业、能吃苦的拼搏精神。

温州原市委书记陈德荣算过一笔账:“公办学校培养一名小学生,市级财政需要投入1.4万元。如果补助民办学校30%,只需要4200元就可以培养一名小学生。课程一样,培养目标一样,而公共财政节约了三分之二,何乐而不为?”

万事开头难。因为缺人手,杨爱绿和姐妹们除了当老师和保育员,还要兼顾烧饭、保洁等工作,常常忙到天黑才能回家。“因为缺资金,水泥操场建好后,我们在园内摆了三四桌完工酒席,用左邻右舍送来的人情才还上欠泥水工的工钱。”杨爱绿笑着说,有时困境反而更能激发人的斗志。到1994年,萧江镇中心幼儿园发展到10个班级。1998年,他们又投资550万元,在经济发达的瓯海区开办了新桥爱绿幼儿园。自此,爱绿教育集团从农村走向了城市。

就在事业顺风顺水之际,2000年,平阳县国有资产管理局认定“萧江镇中心幼儿园及其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归国家所有”。杨爱绿不服,向县人民法院提起申诉,一审败诉。此后,不少亲友来做思想工作,但倔强的杨爱绿想到自己和姐妹们10多年的付出,坚持上诉到温州市中院,最终胜诉。

“官司虽小,但直击民办教育发展的核心问题——产权。”从事民办教育研究50多年的金文斌说,当年市中院的判决认可了杨爱绿等一批民办学校举办者多年来的辛苦付出、保护了合法所得,也为下一步政府加强规范管理指明了方向,堪称“里程碑”式判决。所以,他们能够放下包袱、迈开步子,实施集团化办学,做大做强优质民办教育资源。

事实上,温州民办教育的决策者们也认识到了民办教育“成长的烦恼”:政策壁垒难以突破,师资待遇缺乏保障,办学竞争日益激烈……要突破发展瓶颈,就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在《民办教育促进法》颁布的前几年,温州顶着压力给民办教育举办者们开出了一张张“通行证”。

2010年,温州作为国家民办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率先破冰。随后,温州民办教育“1+9”政策文件面世,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改革力度不断加大,“1+9”被替换为“1+14”新政,2013年又有了升级版……通过清理各种歧视性政策,破除师资、产权、税费等方面的障碍壁垒,温州民办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重建。同时,改革法人属性、财政扶持、教师保障等10个方面的体制硬核,为民办教育引入源头活水。

“分类登记管理对正在招兵买马、发力品牌建设的学校来说,是一大利好。”杨爱绿积极响应,带头将集团部分幼儿园登记为非营利性。她说,学校摆脱了身份上的尴尬,不仅在土地、税收等方面能享受优惠,财政每年还给予专项奖补资金和购买公共服务补助资金。爱绿教育集团也进入了发展的加速期,从最初的十几个员工、几十名幼儿、一所农村幼儿园发展到如今拥有近2000名员工、上万名幼儿、40多所直营园和20余家托幼机构的全省最大批注幼教集团。

事实上,从1997年至2017年,温州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幼儿园从2418所减少到1383所,学校数少了1035所。温州市教育局民办教育处处长吴建军告诉记者:“规范发展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通过星级评估、财政奖补等手段,对不同类型学校给予不同的扶持力度,并提出不同的管理要求,他们的目的是让民办学校逐步告别“低、小、散”,向优质、品牌、特色进军。

统计显示,截至2018年9月,温州有民办学校1348所,教育集团14个,在校生44.18万人,占全市在校生总数的31.6%,承担了全市近三分之一的教育任务。虽然民办学校数量减少了,但在校生人数增加了30多万人,办学质量和效益得到大大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曾说:“希望温州把这部创新史继续写下去,探索新的规律,创造新的业绩,写出新的经验,为全省带好头,也为全国作示范。”去年年底,“改革模范生”温州再出招,出台民办教育3.0版“1+9”政策,释放更多红利,前路一片光明。

全国民办教育看温州。杨爱绿也摩拳擦掌,计划把优质的学前教育资源辐射到更多的地方。她说:“创业创新的黄金时代又来临,我们民办教育人赶上了好时候!”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