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7年5月8日 星期

怂恿孩子“打回去”折射出什么


怂恿孩子“打回去”折射出什么

□杨时予

小朋友之间时常会有点小冲突。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你觉得该怎么办?针对这个问题,4月24日,四川乐山市启明星幼儿园对家长做的一份问卷调查显示,约60%的家长表示应该培养孩子强硬的性格,被欺负时要“打回去”;有25%的家长则认为,孩子被欺负后,应当远离施暴者,而不是以暴制暴。(5月2日,中国经济网)

“打回去”实在算不得一种理想的应对方式,但为何超过半数的家长会选择这种以牙还牙、以暴制暴的方式,而不是教给孩子更为理性的处理办法?这着实引人思考,背后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首先是家长对孩子教育认知上的偏差。家长让孩子以暴制暴,自认为是在培养孩子的胆识和社会适应能力,殊不知当孩子遇到来自同学的不公平对待哪怕是欺凌,绝不是“打回去”就能解决的。教孩子懂得与施暴者周旋,懂得寻求同学、老师、家长的帮助,懂得如何从面临的困境里脱身出去,懂得如何免受伤害等,才是真正在培养孩子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能力,孩子的情商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步得到提升。即便是成人社会,当遇到不公平、不公正时,也需要运用合理合法的手段去解决,何况是未成年人的世界?在孩子价值观并未成型的阶段,就给孩子灌输“打回去”这样一种简单粗暴的理念,实在不可取。

其次是学校对潜在校园欺凌的认知对待问题。在封闭性的微环境里,校园欺凌有其隐蔽性,自家孩子被欺负,报告给学校和老师,未必会引起重视,往往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客观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治,最后很容易酿成惨剧。北京那位说“每对母子都是生死之交”的妈妈,把校园欺凌问题反映给学校,学校开始时也是不予承认,辩称“只是孩子间打打闹闹”。这里涉及对校园欺凌的认定问题,如果校方对事实上存在的校园欺凌遮遮掩掩,不承认、不追责、不作为,家长让孩子“打回去”就有了生长的土壤。

再者也暴露出家校沟通的不足。不少家长一听到孩子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往往先入为主,将孩子置身于“受害者”角色,有时会作出情绪化极端反应。在孩子疑似被同学欺负时,不妨先平心静气,与孩子一起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先反思自身是否有不妥之处,同时与孩子一起寻求老师帮助,从而公平合理地解决同学之间的龃龉与冲突。半数以上家长选择“打回去”,相信的是自己的拳头,而不是仰仗老师的裁决或帮助,多少说明家校沟通不顺畅,家长对学校和老师有种不信任感。如此一来,矛盾只会越积越深,最终受害的还是孩子。

小学、幼儿园也并非童话世界,很多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共处一室,出现一些不和谐、不友爱的现象在所难免,“孩子在校园被同学欺负怎么办”的确是个需要正视的问题。多数家长怂恿孩子“打回去”,未尝不是在提醒教育者:对潜在的校园欺凌有没有预案?老师对于协调小朋友之间的矛盾,是积极主动,还是听之任之?是否做好家校沟通,同心协力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成长环境?校园法治教育是否缺位?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