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1月25日 星期

高校人才培养要去“虚火”


□朱小峰

高校肩负着为国家建设输送优秀人才的重任。一方面要考虑社会经济建设急需,培养紧缺型人才;另一方面,也理应着眼长远,高瞻远瞩地进行学科和专业建设布局,形成人才培养的梯队格局,保证未来人才供给的连续性。

遗憾的是,高校中只盯人才培养短期“速成”,忽视长期培育的风气却在一定范围内存在。比如,无论有没有前期基础,对“爆款”专业一拥而上;在学科建设中,根据一定周期内能否产出丰富成果来决定支持和投入力度大小。

实际上,人才培养特别是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个需要积淀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不是可以凭借短期大量投入而实现的。根据新华社2018年统计的数据,历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者获奖时的平均年龄是55岁,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是现年96岁的美国物理学家阿瑟·阿什金。作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时已经85岁了。由此可见,杰出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基础性工程。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论是人文社科还是自然科学领域,人才的成长,都需要大量知识的积累和时间的打磨,厚基础、重长效,这是一种必须尊重的客观规律。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尊重这种规律,要服务于国家长远发展的需求,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要用同样的标准来评价基础学科,要鼓励高校师生安心于研究,保证研究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

首先,高校自己要沉得住气,办学要根据自己的实力和原有的规划,不可盲目跟风,切忌迎合大众口味随意开设专业,任意更改人才培养方案,造成教育教学工作的不稳定。社会热点可以作为高校办学的一种参考,但是热点的变化捉摸不定,今天来、明天去,如果办学和科学研究追着热点跑,就有可能造成专业办学和研究方向上的思想混乱,不利于学校的长远发展。

其次,高校应该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那些有志于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提供指导,鼓励他们选择自己认为重要、有意思、有热情的学术道路。没有持久的兴趣作为支撑,一个人很难在研究的路上走得长远。有了持久的兴趣,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个研究方向上坚持下来,认真打好基础,为未来有分量的原创性成果做好积淀。

最后,高校还要改变教师考核评价办法,建立高校教师“代表性成果”评价机制,扭转重数量、轻质量的科研评价倾向,鼓励教师潜心研究、长期积累,开展基础性的研究,遏制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教师是学生的示范和榜样。教师安心将基础性研究做扎实,这种执着踏实的科研精神必将会感染自己的学生,激励他们沿着自己最初的梦想走下去,投身于科研的队伍也一定会不断壮大。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