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18年7月9日 星期

王玉芬:从工科博士到年度辅导员


□本报通讯员 周诗懿

日前,由教育部主办的“第十届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教师王玉芬成功获选。在颁奖典礼上,王玉芬作为10名获奖者中的唯一代表,作了典型发言。

王玉芬的履历可以说“闪闪发亮”: 1994年拿到西安交通大学工科博士学位,两年后进入浙大电气工程学院任教,并担任硕士生导师;任教22年来,共计开设8门专业课程,发表40余篇论文;在电气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中,她多次获奖,并两次拿到学院最高荣誉王国松奖教金。

在教学岗上工作了10年后,素来热爱与学生相处的王玉芬“转型”担任电气工程学院的党委副书记,负责研究生思政工作,同时,她仍在教学岗位上继续教授专业课程。

从第一课堂到学生工作,王玉芬不断探索着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的各种途径和方法。其中,最大的秘诀是“将心比心”。王玉芬有过攻读工科博士的经历,又身为硕士生导师,自然更能理解学生和导师的心理,在调解导学关系方面游刃有余。

3年前,学生郑某在临近硕士毕业时经历了一段小插曲:导师希望郑某发表期刊论文,可期刊论文的审稿周期长,眼看着快要毕业了,论文还没发出来。郑某心急如焚。“有些学生本科课程成绩很优异,但做科研时有点困难,这很正常。”王玉芬对郑某表示了充分的理解,并数次和他及其导师沟通,终于使得导师同意让郑某转而发周期较短的会议论文。最终,郑某顺利毕业并走上工作岗位。

2016年4月,王玉芬告别工作了20年的电气工程学院,调至国际联合学院,专做负责学生事务的“大管家”。这个位于“潮城”的新校区,一切都是新的。在这里,有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占比40%的留学生,也有相当比例的外籍教职员工。

国际校区的思政教育如何做?偏居一隅,如何增强中外学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这些都是摆在王玉芬面前的棘手问题。为破解难题,前后500多个日日夜夜,王玉芬实地走访了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四川大学匹兹堡学院等多所中外办学机构,并与浙大的合作伙伴——爱丁堡大学和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相关负责人探讨了20余次,潜心求教。

最终,国际校区形成了“学生事务部统筹,联合学院主抓专业教育,文理学院负责通识教育,书院主导养成教育”的国际化育人格局;形成了正面教育、素质发展、中外协同三者相辅相成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工作体系。

在海宁国际校区,只要是有关中国国情的课程或讲座,留学生都特别喜爱。在浙大攻读中国学硕士的德国小伙岳凯涵(本名Jorg)说,他最喜欢中国学项目的课程实践部分。在国学课堂上,教师会鼓励学生自主调研,并设置田野调查环节。这让岳凯涵有了更深入认识中国的机会。党的十九大召开后,校区首批印发的100本十九大报告英文版小册子几乎瞬间被“抢”完。留学生和外籍教师纷纷表示:“十九大报告是读懂中国的最新文献。”

站在新的起点上,王玉芬踌躇满志。她表示,将继续扮演“引路人”和“拓荒者”,做学生的“大朋友”,让浙大的思政教育焕发出更多生机与活力。


上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