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

温州二十三中:志愿者服务造就学生德育品牌


□本报记者 林静远

“还记得2011年‘7·23’动车事故吗?当时学校成了事故发生的联络点,很多伤员被安置在这里。我们的学生当起了志愿者,不分昼夜为伤员分发食物和生活用品。能在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伸出援助之手,这样的志愿者精神,就是一种正能量。”教师李春再次讲述了当年发生的这一难忘事情,让学生们在故事中理解志愿者奉献的精神。志愿者服务是温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坚持了10多年的德育品牌项目,每周一国旗下讲话,学校经常为学生讲述发生在身边的志愿者服务故事。

谈及缘何要把志愿者服务作为学校德育的亮点,校长赵鸣强说:“德育要触及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心灵产生共鸣,践行核心价值观,志愿者服务是一个很好的载体。”

二十三中地处城郊接合部,生源里包括不少山区水库移民,许多家长无暇关注孩子的内心感受和价值倾向,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又难以对自己的人生方向有合理、准确的定位。学校在2014年开发了校本教材《青春志愿》,告诉学生志愿者的精神是奉献、友爱、互帮互助。同时要求全校学生都要参与校内外志愿者服务,倡导每名学生完成100个课时,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心和奉献精神,同时九年级学生还要参与设计主题类教育活动。

学校为志愿者服务设立了各类岗位,校内有图书管理服务岗、公共教室服务岗、生态园艺服务岗;校外有慰问孤寡老人、宣传低碳环保、助残扶弱等活动。这些不同的服务岗位,为学生搭建了广泛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平台。

“珍惜水,保护水,让水造福人类。”今年暑假,该校九年级学生走进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一次次为小学生播放“五水共治”宣传小视频,组织开展“五水共治”知识抢答。他们在自行车篮里装满了宣传手册,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剿灭劣Ⅴ类水的知识,现场询问和收集节水金点子,并向环保部门提出建议和意见。他们还面向社区居民和家长对膳食平衡中的健康饮水进行调查,同时向家长传授饮水的知识。

平时,学生志愿者们戴上红袖章,在十字路口协助交警维持秩序,在马路上宣讲交通安全知识,及时劝阻闯红灯的行人;拿起抹布清洗在校园周边的公共自行车,整理停放杂乱无章的共享单车;走进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等,他们在奉献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的道德素养。现在,该校还借助团中央开发的志愿汇APP招募志愿者,实现了“智慧”变身。今年的学校运动会,很多学生就是通过这个软件报名,成为志愿者。

值得一提的是,除学生志愿者外,学校也组织教师做志愿者,用教师的行动引领学生。科学教师徐洁茹自愿去教育共同体——该市黄龙第一小学执教,4年来她还每月一次走进当地少儿图书馆授课。前几年,她在“视像中国”中,自制了大量网络微课,为井冈山的小学生带去了鲜活的课堂。

几年来,该校从校内爱心义卖到长年照顾社区孤寡老人,从力所能及的小小志愿行动到承担社会责任的优秀义工,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优秀事迹不断涌现。更多的学生在升入高中、高校和参加工作后仍积极参与志愿者服务,毕业生胡强强被评为省十大感动校园人物,毕业生戴陈良被评为温州市优秀义工。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