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校园视窗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月20日 星期

儿童哲学课并非拔苗助长


□余明辉

在一般人看来,哲学是一门十分深奥的学问,不要说中小学生了,就算是大学生,也未必能搞得很明白。据报载,杭州有一所幼儿园却要开设儿童哲学课。做出这个决定的,是杭州市协和幼儿园。

儿童哲学课并不是一个新名词,也不是杭州市协和幼儿园一家独创的课程。比如扬州市梅岭小学西区校、杭州长江实验小学等,早有实践和提倡。但尽管如此,此次新闻一出,还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和争议。其中一种较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不少家长认为,哲学高深,幼儿园孩子这么小,如何能理解?这不是一种变相的制造新奇和拔苗助长吗?

笔者以为,家长的这种担忧其实是对儿童哲学课的误解。

首先,就理论上讲,所谓儿童哲学课中的“哲学”,并不同于高校学术体系和社会体系中过往意义上的成人哲学,更多的是日常生活意义上孩子世界的小哲理、小思考等哲学,也就是启发孩子发散思维的一种教学启蒙。如此看来,儿童哲学课不但不会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拔苗助长的负面作用,而且相比于以往一些只专注于灌输孩子知识的教育,儿童哲学课无疑是对孩子成长方式和途径的扩展与丰富。

其次,就教学实践来看,儿童哲学课是在以往简单绘本等教学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对孩子来说无所谓对错的问题导向思考,对孩子没有压力,能够不知不觉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孩子的参与感、成就感,提高孩子的学习深度,较好实现和适应素质教育的目标与要求。

再次,开设儿童哲学课,实际上也为包括当事学校及家长在内的所有学校和家长再次认识孩子、正确对待孩子,提供了一个契机,是给中国教师及父母们的一堂另类“教育课”。

由此可见,儿童哲学课并非是肤浅的拔苗助长,本质上是以哲学为载体来推动孩子各项核心素养的发展,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大问题”,有助于呵护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使他们能持续探索自身和周围的世界,提升智力发展的宽度与深度。

因此,学校、教师给孩子上儿童哲学课,早一步引导他们从小学会思考学习与情感上的交流,改变以往单纯的直接知识传授,这才是真正的素质教育,真正体现“教”和“育”的教育真谛。

当然,要让孩子在儿童哲学课上找回自信、激发兴趣、回归本真,从“人之初”潜移默化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儿童哲学课不能只是形式主义,而是要在上课的内容上不断地完善再完善、丰富再丰富,而且要有明确的考核机制和手段,让这样的课程真正发挥初设的作用,谨防沦为形式主义之下的办学卖点和提高收费的噱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