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1月14日 星期

心理关爱委员


□湖州市吴兴区城南实验学校 吕玉华

“老师,今天早晨小琪心情不大好。”

“哦,这样啊,老师知道了。你们知道是怎么回事吗?”

“不知道,她一直趴在课桌上,我们想跟她聊天她都不理,已经有很长时间了,好像还哭了。”

“好的,谢谢你们,老师马上找小琪谈谈。”

这样的对话在我们班很常见。我们班设有心理关爱委员,当他们发现同学心情不好或情绪波动较大时,会主动帮助疏导,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帮助不起作用,就会寻求教师的帮助。

班级中有学习委员、体育委员、劳动委员……他们各司其职,但学生在校活动涉及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心理活动,相比学生的行为,心理方面的问题显得较为隐蔽,也更容易被忽视。

因此,一个班集体有必要设置心理关爱委员。

因为学生之间相处的时间比较多、说心里话的机会也比较多,所以他们的心理距离也是最近的,能够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给予关爱和帮助。

心理关爱委员的人选是班级学生推选加上教师推荐组成的,人员设置需要包括男生和女生。

心理关爱委员需要具有热情主动、关爱他人、善解人意、热心公益等品质,能充分了解同学的情况,有共情能力,善于倾听同学的心声,觉察同学情绪的异常。

同时,心理关爱委员也是教师的小助手。

教师有时无法摸透学生的内心想法。在心理关爱委员的辅助下,教师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情况,使后续的精准分析和有效干预得到保证。

班级设置心理关爱委员后,学生有了倾诉的对象,班主任工作更加仔细到位。这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集体中是能被看到、被听到、被关爱的。

因此,心理关爱委员制度对班级建设和学生成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