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桐青)10月30日至31日,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业务培训班暨宣传工作培训班在杭州举行,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提升全省教育系统办公室和新闻宣传工作水平。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副书记许翰信出席培训班开班式并讲话。
许翰信指出,当前正处于“十五五”规划启动的关键时期,教育事业在支撑服务国家战略发展中面临着更加艰巨的形势。办公室、宣传部作为党委职能部门,要聚焦服务全省教育事业发展的中心工作,在贯彻落实上级重要指示精神、举旗定向凝心铸魂等方面承担起更加重要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剖析形势、求真务效、主动作为。
会议提出,办公室要锚定政治引领,把讲政治贯穿工作全过程;要围绕中心工作,聚焦热点难点问题,提供高质量的参考意见和决策支撑;要锤炼过硬本领,构建高效协同的工作体系。全省教育领域宣传部门要强化危机意识,守牢平台“责任田”、内容“安全线”、队伍“思想关”,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创新传播方式,打造全域融合的教育宣传工作新格局。作为发布权威信息、解读政策举措、展示教育成就、树立先进典型的主渠道,省教育宣传中心要着眼于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聚焦教育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要做好舆情监测,坚持“线上线下同步、处置引导并举”的原则,建立健全常态化风险排查机制,拓宽监测维度、提升预警精度,强化舆情监测力、研判力和处置力,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会议强调,全省教育系统要牢牢把握宣传主阵地。教育宣传工作是教育领域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舆论引导的重要窗口、思政育人的重要平台、专业引领的重要引擎。省教育宣传中心要规范有序地做好各地各高校的教育宣传和通联工作,加强顶层设计,明确阶段性宣传重点,提供政策指导和资源支持。尤其是“真理的味道”大思政宣传平台作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将抽象、高深的理论转化为可触、可感、可见的具体情境,挖掘典型人物、鲜活实例,把思政课讲得有滋有味,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同时,要充分发挥报刊育人功能,不断扩大省教育宣传中心“一报五刊”的影响力、覆盖面,推动教育报刊成为区域与学校教育品质提升的“加速器”、教师专业成长的“大舞台”、学生全面发展的“精神家园”。
会上公布了2024年度浙江教育融媒体典型案例名单。省政府办公厅、复旦大学、中国教育报刊社、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相关负责人和专家学者,分别就推进政务信息工作交流、人工智能与危机传播、教育舆情治理、新媒体时代宣传报道方法等内容作介绍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