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

“卧底”朗读者


□江山市中山小学 邱云燕

当夕阳的余晖漫进教室时,我正对着《小英雄雨来》的课文发愁。我让学生读这篇长达8页多的课文,学生们的声音却像秋日的晨雾般稀薄。前排的朵朵把书页翻得哗哗作响,后排的小胖托着腮帮子对口型,这幕场景刺痛了我:朗读何时成了学生们的负担?

周五,清晨的露水还未散去,我脸上挂着笑容走进教室。“同学们,今天我们玩一个特别的游戏——朗读特工局。”我举起特制的“侦探徽章”道具,教室里瞬间沸腾。

我在白板上出示了一张画着放大镜与声波图案的海报和一张特工任务图,教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所有的眼睛都像被黏住了。

“现在需要招募一名声波‘侦探’和一名‘卧底’特工。”话音刚落,40多只手齐刷刷举成小树林。

穿蓝卫衣的小杰被选为“侦探”在讲台上面壁,他的手指紧张地揪着衣角。

背着小杰,我们悄悄地指定扎羊角辫的小婷成为“卧底”。她立刻把课本竖得像盾牌,却藏不住发红的耳尖。

在这个游戏里,“卧底”就是一个假装读书的人。他混在大家中间,只做出口型,但不发出声音,尽力隐藏自己,不被发现。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当《小英雄雨来》的朗读声响彻教室时,“侦探”小杰像警觉的猎犬,贴着过道,挨着座位仔细地搜寻,突然在第三排停住——朵朵正用书挡着脸,可颤抖的睫毛暴露了偷笑的破绽。

可“卧底”并不是朵朵,她的夸张举动只是为了干扰小杰。

第一部分朗读结束。我请“侦探”报告他的调查结果。

“报告,‘卧底’是小婷。”小杰洪亮的声音惊飞了窗外的麻雀,被“逮捕”的小婷涨红着脸,教室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游戏玩到第三轮,规则已进化出全新版本:两组“侦探”对抗模式。每隔几轮角色都会重新分配,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在不同角色中锻炼朗读与观察能力。

“卧底”要努力表演,让自己的口型和表情看起来跟真读一样。其他学生则要读得越响亮、越整齐越好,这样“卧底”的队友才更容易被保护。

朗读声引得路过的教师探头窥看。最让我震撼的是平时沉默的转学生小林,当他作为“卧底”完美伪装5轮未被发现时,全班自发为他鼓掌——这个总把课文读得蚊子哼的学生,此刻眼里闪着从未有过的兴奋光芒。

晚上,班级家长群消息不停:朵朵妈妈发来视频,全家正用“卧底朗读法”比赛读《芦花鞋》;小林爸爸留言说孩子洗澡时都在练习口型同步。

当校园的梧桐花落满窗台时,我批改着以“特工行动”为主题的作文。小杰写道:“当‘侦探徽章’别在我胸口时,书上的文字突然变成密码,我要用声音解开它们。”

曾经最怕朗读的小林这样描述:“躲在同学们的声音里,我好像变成了隐身的侠客,每个字都是我的暗器。”

当朗读训练被赋予“特工行动”的故事外壳,“卧底”要挑战自己的表演能力,“侦探”则要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学生们不愿意的“大声朗读”变成了每个人都想积极参与的团队任务,一举改变了原先的班级朗读风貌。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