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县灵溪镇灵江学校 杨 聪
今天上三年级课文《陶罐和铁罐》,我先让学生练读生字词和课文,过了几分钟后提问:“谁来选一个生字教大家?”
学生小俊第一个举手。他走上讲台,在黑板上写了一个“素”字,说:“‘素’是‘朴素’的‘素’。男女生跟我各读两遍。”
大家按他的要求读了起来。
“小俊真不错,你是第一个上来的,给同学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听了我的话,小俊高兴地跑回座位。
“接下来,看谁能在小俊的基础上做得更好?”
学生小棋上来写了“捧”字:“大家一起跟我读3遍。”
然后又说:“这个字是提手旁,和手的动作有关系,就是用双手拿住东西的意思。”
我朝他点头微笑。
接着是学生小镜,他选了“怒”字:“这个字的拼音和‘奴’一样,只是声调不一样。它的意思和‘心’有关,一个人心情不好时,就容易发怒。”
这时,有些学生莫名其妙地笑了起来,小镜迷惑地转过头看着大家。
“你怎么背对着我们呢。”
“对,我们都看不到你的脸。”
“你要转过身来面对我们哦。”
……
小镜也笑了,小眼睛眯成两道弯弯的细线,急忙转过身来又讲了一遍,然后让大家齐读了3遍。小镜还说:“把字分析过再读,就好记了。”
我朝他竖大拇指:“真棒,你能接受大家的意见,及时地调整自己,特别是把‘怒’字的部首和意思都讲清楚了,这是记字的好办法。”
最后,我叫了学生王淼。
他上来写了一个“吵”字,一边用手指着字,一边慢条斯理地说:“这个字是口字旁,和嘴巴有关系,因为吵架是用嘴的。它的读音和‘少’有些像,一个是chao,一个是shao,韵母都是ao。这个字是左右结构,把‘口’和‘少’合起来就是‘吵架’的‘吵’,请大家跟我读……”
他又补充道:“请大家边读边用手指在桌面上写一写。”
我在心里暗暗地高兴,这小家伙把我平时教的那些“招”差不多都拿来用上了。小学生真是善于学习和模仿,只要给予他们适当的平台,便能多姿多彩地展现出来。
“我教好了,谢谢大家。”王淼很有礼貌地向大家鞠了一躬,回到座位上。
我说:“王淼是最后一个上来的,他的身上‘集合’了前面3个同学的长处,而且还有自己的做法。这让老师想起我们刚学的一篇课文……”我停顿了一下,用询问的目光看着大家。
“老师,我知道,”林相第一个起立说,“就是《矛和盾的集合》。”
“你说得对,还记得最后一段话吗?”
“记得,记得……”大家不约而同地背起来:“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
“嗯,假如刚才是一场教学比赛的话,王淼就能脱颖而出。不过,前面3个同学也功不可没,因为你们的表现,才有王淼的进步。如果王淼是花,那你们就是叶,鲜花因绿叶衬托更显美丽。”
4个“小老师”高兴得合不拢嘴。
我又赞赏道:“老师从王淼身上也学到:要认真观察别人的做法,多学习别人的优点。”
王淼听了,开心地望着我,眼里闪着亮光。
我补充道:“当然,学习并不是为了和别人比赛,而是自我成长、自我超越。要勇于和自己比,我们每个人才会成为‘胜利者’。所以刚才那句话也可以改成——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有更多的创造与收获。另外,我们也要感谢台下的每一个小观众。我们既要为4个‘小老师’鼓掌,也要为自己鼓掌。”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掌声,学生们笑容灿烂。
我想,让学生当“小老师”不是什么新鲜招数,而且看似会占用一些教学时间,实际上却能让师生经历不一样的体验和快乐,更能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教学充满无限的可能性,有时候比教师唱独角戏的收获更多,值得教师择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