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9月5日 星期

小管家墙


□衢州市实验学校教育集团新湖校区 何丽丽

小学高段学生自主意识强,和他们打交道不容易。他们清楚地知道规则的意义,多数时候能够遵守,但会用自己的标准判断规则是否合理,觉得不合理就会抵触。教师在执行规则时不能太专制,不然会让师生关系陷入僵局。

因此,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我会实行投票选举班干部、班干部轮流制、学生共同制定班规等民主举措。

但美中不足的是,民主讨论仅仅停留在口头,很多新政无法真正落实。

我借鉴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的处理方式,将讲台旁的粘贴板变成“小管家墙”——学生参与班级民主决议的可视化媒介,让班里的每个学生都成为“小管家”。

我设计了一份“小浪花中队红领巾微提案表”,要素包括提案者、答复人、提案内容、提案类型、答复内容等。我把这份表格在班里公示,告诉学生,每个人都有提案权,可以通过提交此表,提出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的想法,我一定会及时答复。

此举很受学生欢迎。起初,他们提交了大量提案,如有学生希望每周在班级开展一次观影活动,但有的提案就不太切合实际,而且如果想提就提,什么都提,势必会增加班干部的工作量。

班会课上,我和学生商定周一为班级事务提案日。有需要的学生可在周一当天向我领取提案表(一人限领一份),可以带回家和家长一起商量填写。

这是提案发起阶段,接下来是提案收集阶段。

学生把填好的提案表交给班长,班长把收集到的提案按类型分类整理,之后汇总给我进行审核和答复。

最后是反馈阶段。我把相对优秀的提案在全班公示,宣布答复结果,或和全班学生一起商议解决方案;把其他提案贴到“小管家墙”,并给予简单的书面回复。

“小管家墙”界面简洁,易于操作,是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我们班有一句班级名言“大家好,真正好”,就是全班学生通过提案选拔商定出来的。每次出现班级矛盾,我们都会引用它来化解,学生就会欣然接受。当学生感受到自己的意见被重视时,就会更有集体归属感,班级也会更有凝聚力。

“小管家墙”是作为班主任的我和学生沟通的一种方式,它让学生慢慢理解民主的核心——“尊重、参与、协商”,也让他们在参与决策班级事务的过程中,更清楚自己的责任,实现从“自治”到“自知”。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