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8月29日 星期

绿叶对根的情义


□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中学 顾卫华

1989年,我大学毕业了,母校校长找到我说:“目前学校还没有科班出身的英语老师,大家都希望你能来。”于是,我走上了母校的讲台。第一节英语课,学生们那不标准的发音及英语课本上密密麻麻的中文注音让我震惊,也让我心疼。那时我便暗下决心:要让家乡的孩子享受优质的英语教学,要为家乡的孩子打开一扇通往世界的窗。

就这样,我在母校一干就是36年。初入教坛的14年,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哪怕结婚怀孕也没中断,产假刚结束便匆匆赶回班级。那时学校英语教师紧缺,我主动接下跨年级3个班的英语课,还兼任年级组组长和教研组组长。同事们劝我“别太拼”,我总觉得“大家如此信任我,我唯有全力以赴”。2002年后我担任校级领导,但仍坚守教学一线。面对多次调离乡镇的机会与城市岗位的邀约,我始终选择留守。

有一年,我因胆囊炎发作,疼痛时走10米就要停下来蹲一下。但那时学生正在紧张备战中考,我不能在他们最需要我的时候离开。学生都很懂事,在中考中表现出色。中考结束,我才去做手术,因大出血恢复缓慢,但身体还没完全康复,又一头扎进新学期的忙碌中。

我3次啃下学历进阶的硬骨头。读英语本科函授,上英语研究生课程班,后来攻教育管理本科时,女儿才3个月大,依然没有停下学习的脚步。

我每天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每天做一个全新的自己,每天学习一点新知识,不能重复昨日的我。因为我知道,只有在自我突破中追求教育极致,才能让优质教育之光照亮家乡孩子的成长路。每天做全新的自己也是我对学生的要求,而我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来帮助他们。农村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弱,我就开展“课前5分钟英语展示”活动,搞小组合作竞争,把班级变成学习共同体。学生常说的一句话是:“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呀。”

我认为,教育家精神是扎根学生实际的深耕与创新,要让教育始终与学生的真实需求同频共振。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