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5年8月26日 星期

严防“草台班子”混入研学市场


□王军荣

近日,法治日报社记者调查发现,供需两旺的研学游实则暗藏风险。需求一端,是无数家庭对孩子开阔眼界、锻炼成长的殷切期望;供给一端,却是一些机构匆忙入局、只顾逐利。有家长坦言,选择一家安全可靠的研学机构如同“开盲盒”——不仅可能花冤枉钱,连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也可能沦为“纸上谈兵”。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2422亿元。市场蛋糕如此之大,难免会有大量不具备资质和专业能力的“草台班子”混入。这些机构的存在,给孩子们的研学之旅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安全预案缺失、师资参差不齐、合同暗藏“霸王条款”,甚至有机构在活动中连孩子走失都未能察觉。

“草台班子”在研学市场大行其道,‌其根源在于行业准入门槛过低、监管机制不健全‌。一方面,研学活动横跨教育、文旅、市场监管、交通等多个领域,存在多头管理、职责交叉甚至监管空白的问题,难以形成监管合力;另一方面,行业尚未建立统一的安全标准与自治规范,对场地设施、师资配比、活动流程等缺乏强制性要求,导致行业自律程度低下。

要肃清“草台班子”,净化研学市场,必须从源头上加强管理,多管齐下形成合力。首先,监管部门应尽快明确行业准入标准并强制执行,严格审查机构的资质,包括师资力量、安全保障措施、课程设置等方面,对未达标的机构一律禁止准入。这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和必须坚守的原则,绝不能以任何形式突破。其次,强化监管并加大惩处力度。要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机制,加强对研学机构日常运营的监管;‌对于违规操作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构,必须依法从严查处,大幅提高其违法成本‌。再次,行业协会应制定更精细的行业标准,从人员管理、质量保障、安全防控等关键方面明确规范,推动行业自律。‌最后,可建立全国联网的研学机构信用“红黑榜”,通过公开评估结果强化社会监督‌,帮助家长选择正规可靠的机构。

当然,家长选择研学机构时也需保持理性,仔细甄别,避免盲目跟风。‌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安全与成长容不得丝毫马虎‌。唯有多方合力,才能彻底清除“草台班子”,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有益、充满收获的研学环境。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