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5年5月23日 星期

理科教学是在知识与思维间架起桥梁
——如何培养学生的理科读题能力(续完)
下期话题:整齐划一的跑操,
是风景还是负担?

俞和军

我觉得需要区别对待。有些学生是看得懂也能理解题目的,但对于题目所涉及的理科知识点掌握得不够扎实,自然也就无法解题。做理科题目,不仅要能读懂题目,还要能熟练运用解题所需的原理和公式。有些学生连很简单的题目也会做错,被误以为是太粗心所致,其实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还有些学生虽然原理和公式掌握得不错,但对题目的理解有误,同样会失分。

葛永锋

“无情境,不出题。”新高考中各学科命题普遍加强了情境化,每个材料就是一个情境,更加贴近生活实际、社会热点和科技发展趋势。新高考首要考查的是考生的阅读能力,只有当学生具有从复杂情境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才能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

新高考倒逼课堂教学转型。教师在有效利用教材的同时,还应当挖掘并融通多方资源,在夯实学生学科基础知识、帮助他们理解学科本质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拓宽视野,进行思维建模,构建完整学科知识体系。

赵占云

虽说“文理不分家”,但思维方式偏文科或偏理科确实存在差异。比如看到一辆飞驰的列车,文科生可能会觉得这是一道风景线,象征着城市的节奏与时尚;理科生则可能会想到列车启动和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参数和复杂的机电控制系统。

文理科各有所长,但在当下的应试环境中,要提高学生的理科读题能力,就需要部分学生转换自己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

浩 军

学生的理科读题能力培养,本质上就是学习力的培养。

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问题:能否把题目的意思理解透彻?是否愿意先读懂题目再解决问题?为了顺利解答又可能需要解决哪些小问题?……

如果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会表现出爱读题、爱解题、渴望成功的特质。对于这些有动力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读题方法的指导,如怎样关注重点词句、调用已有经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核心问题,并且按规则、分步骤地解决问题。

也有一些学生思维方式存在不足,头脑中搭建的认知系统不够完善,虽然他们读题很细心,但无法有效进行转化和抽象推理,最后还是不能解答。

对于这些学生,教师不能草率地认定他们不够细心,而是要将理科读题能力的培养看成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持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还要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业规划。

龙泉许东宝

一般来说,文科题更侧重于阅读和背诵,比如一些较难的阅读分析题,只要多读几遍,答案往往就隐藏在文本之中;而理科题,尤其是试卷最后一题这种拓展性较强的题目,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融会贯通地运用所学知识。

因此,我们不能片面地将文理科割裂开来,把它们视为水火不容的对立面。文科生也需要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理科生也需要加强阅读能力。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

葛永锋

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过并不等于学生已经学会。教师只是学生学科知识和学科思维发展的桥梁与媒介。

课堂是一个小社会,它是开放的、包容的。课堂属于优秀学生,也属于普通学生,还属于那些既有特长又有短板的学生。

为了帮助那些在理科审题方面暂时遇到困难的学生,可以在分析具体例题时,请他们讲一讲自己对材料的理解,说出他们的困惑之处,越具体越好,尽可能暴露其思维轨迹,越彻底就越有用。然后,让相对优秀的学生进行点评和分析,指出前者的问题所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对话与合作,让思维的光芒点燃潜在的智慧,从而让更多学生学会学习。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