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5月7日 星期

名师工作室是“吸铁石”更是“磨刀石”


□贾宪章

当下,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助力中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一道别样风景线。名师工作室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吸铁石效应”,擦亮一扇扇魅力窗口,才能让“一个人”成为能量源头,吸引志同道合的“一群人”抱团取暖,相互支持。

名师工作室因名师而生,自然会在同学科教师群体中拥有一定数量的拥趸。但要切实成为工作室发挥“吸铁石效应”的能量源头,名师还必须主动擦亮自身的魅力窗口——既要关心尊重其他成员,真诚坦率地与他们交往,用宽容、忍耐的态度对待他们业务水平上的不足、研讨实践中的失误,以身作则,严于律己,用“一个人”的行动赢得“一群人”的认可和支持;又要深耕课堂,注重自身业务素养提升,用良好的师德、精湛的业务去指导每一名伙伴,让“一群人”折服于“一个人”的丰富理论和渊博学识;还要知人善任,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善于适当授权和赏识激励,调动“一群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要拥有学而不厌的习惯,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引导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否则,名师主持的工作室毫无感召力,其他成员何来发展意愿、成长动力、参与热情?

此外,名师工作室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磨刀石意识”,把根扎牢在教学一线。既要通过“下沉实践”磨砺每一个成员的综合素养,又要以各种“研训实践”锤炼教学一线的鲜明特色。

要契合“下沉实践”。名师身为主持人,必须以提升工作室成员专业素养为切入点,全面了解全组成员的发展需求、个性差异,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施策,充分考虑到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实施水平、教学管理技艺、教学评价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长短板,让每一个成员的个性化成长目标在教学一线实践中得到针对性发展。

要紧扣“下沉问题”。工作室研修活动的时间、主题、方式必然会影响最终实际效果。每一个工作室成员都会在教学一线的育人实践中碰到困惑,因此要让每一个成员都能清晰体验到研修主题的真实性,让研修活动更具针对性。

要融入“下沉目标”。既要查材料听汇报,了解阶段性任务完成情况,考核阶段性活跃度、辐射强度、特色生成情况,还要听取工作室每个成员、成员所在学校的评价声音,有力鼓励、鞭策、督促每一名工作室成员,推动工作室良性发展。

只有坚守自己的角色担当,名师工作室才可消除“工作室不见工作”等负面影响,在区域内渐成星火燎原之势,催生出个性鲜明的名师队伍、凝练出契合当地的教育理念、锻造出风格独特的教学品牌,蝶变成为教学改革的“试金石”和区域教育均衡的“催化剂”。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