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新闻评论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3年3月7日 星期

削足适履,不是应有的公平


●公平的选拔机制,只能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追求绝对公平,就是削足适履。

□李晓鹏

时值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雨城区第二中学校长庹庆明所提的“希望将高考中外语科目的分值降至100分”这一建议,颇受关注。

庹庆明认为,现在高考模式存在问题主要是外语在高考中所占分值过高,耗费学生过多精力和时间,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他觉得外语对于很多人的实用价值有限,而且不利于城乡教育公平。高考中外语分值越大对落后地区的学生,特别是农村学生越不利,导致学生实际用于外语学习的时间远超出课时分配比例。

教育无小事,更何况涉及高考。从高考恢复之日起,外语考试就几乎一直处于争议之中。我在上世纪90年代上中学时,就已经存在所谓“外语无用论”的民间言论,跟庹庆明所说的外语“实用价值有限”有异曲同工之妙。关于外语与高考之间的话题,每年都会来那么几次,打的旗号各种各样,今年打的旗号是农村地区学生的公平问题,其实都是换汤不换药,新瓶装旧酒。然而,吐槽归吐槽,外语在高考中的官方地位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考试照常进行,该学还是得学。

说起来,我也是吃够了外语的苦,平生最为遗憾之事便是外语。加强外语学习,成了我的一个执念。但凡有人要弱化外语学习,我都会表示反对。

当今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也是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学好外语不仅关乎个人命运,中国要成为世界性的大国,为世界发展指明方向,我们就必须学好外语,语言不通怎么走向世界?虽然这几年出现了一定的“逆全球化”倾向,但都来自受全球化影响的少数人群。他们生活范围小、知识层次不高、对世界的认知还不够深,类似于美国铁锈带或者南方农业州的“红脖子”。这恰好说明,全球化已经深入到非常偏僻遥远的地区,每一个人都深受影响。对于那些准备不足的人来说,自然会产生反弹的情绪,这是全球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外语能力是衡量国家民族开放度的关键指标,在这方面,我们跟其他国家相比还处于比较落后的水平,外语学习当然还应该继续坚持下去。

具体到科目和比重问题,正是因为外语的重要性,所以才在高考中占有相对较高的权重。但这样的比例已经执行了数十年,成为相对固定的传统,倘若轻易进行调整,对整个高考格局都会带来严重影响。要说科目的权重问题,高考历来就是得语文者得天下,那么要不要削减语文的占比?显然不能。不仅不能削弱语文,还需要强化语言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即使是理工科学生,也必须强化语文能力。所以标准放在这里,大家只能根据标准来努力学习,提高外语水平,去适应考试。如果说农村地区外语教学水平低,导致学生花更多时间用于学习外语,那么,应该提高的是农村地区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水平,而不是强行把大家都拉下来,让标准去适应人。这是一种“因果颠倒”的逻辑错误。

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公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然而追求绝对公平,只有这里抹平一点,那里削去一节,个体的差异个性都被抹杀,每个人都得长得一模一样,才能实现绝对公平。这不正是这么多来大家所说的标准化产品的弊端吗?如果大家在个性和能力上都实现了标准化,那么作为人才选拔机制的高考,就会失去意义。

公平都是相对的。任何一项公共政策都不可能强求起点和基础的均等化,更不能保证结果的均等化,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也是违反教育规律的。公平的选拔机制,只能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追求绝对公平,就是削足适履。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