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9月23日 星期

党旗在田间地头高高飘扬
浙农林大森林培育学科探索“基层党建+学科建设”模式

□本报记者 朱郑远

“白露到,竹竿摇。”每年白露时节,杭州临安山核桃开杆,漫山遍野响彻竹竿敲打声。每天5:00不到,杭州市临安区昌化镇的种植户就爬上山核桃树“打竿”。当地村民说:“以前可不是这样,那时候山核桃树有十几米甚至几十米高,且多长在陡峭的山坡上,采摘难、产量少,现在多亏有了‘教授’。”村民口中的“教授”,是浙江农林大学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常务副书记黄坚钦。

说起教授,浮现在脑海里的,常常是他们在三尺讲台上传授知识的形象。而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的教授们,始终牢记党员身份,把党旗插在科技服务中,积极投身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和农民打成一片,教他们种山核桃、香榧、竹子……

据了解,浙农林大林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书记工作室是全国首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20多年来,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持续推进支部设置与学科建制、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党员教育与师生成长、红色文化与学术文化“四融合”,构建“党建+生态创新”的育人模式,形成“服务‘三农’党旗地图”。这些年,依靠一群引领国内山核桃、香榧和竹产业研究的专家教授,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见证了一户户农民、一个个村庄乃至一个个乡镇县城走上致富之路,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大道上。

黄坚钦是其中的代表,30多年前他看到临安山核桃产区的果农们因为缺少技术支撑,守着“摇钱树”过着穷日子,就主动接过了山核桃研究的难题。他把实验室搬进了林间山头,带领科研团队培育出了良种,突破了嫁接技术难题,领衔完成的“南方特色干果良种选育与高效培育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干果成了农民脱贫致富的“金果子”。

能取得这样的成果,得益于支部良好的传统——坚持将支部建在学科上。1999年,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就已形成“学科大会后召开支部大会”的惯例,将基层党建与学科建设充分融合。“每次开会,先开学科大会,把研究的难点摆出来,然后召开支部大会,党员主动承担学科重点、难点工作。”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书记郑炳松解释道。

研究香榧培育的戴文圣是老党员。为了选育优良的香榧,他带领团队在崎岖的山上踏出了一条条小路。到了香榧的花期,他晚上会在山上蹲点观察,经常一蹲就是十来天,为的就是研究如何能让香榧的挂果时间缩短5年以上。

“一棵大香榧树年收成过万元,抵得过山区一个农民全年的收入。不过香榧苗很难种活,从幼苗到挂果,一般需要10多年时间,但是它寿命极长,是一个能持续收益的‘金果子’。”戴文圣表示,科学成果研究出来了,必须要向农民推广,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

但向农民推广技术并不容易。“农民很纯朴也很现实,带领他们致富还得讲方法。我们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设立了众多优良品种香榧示范基地,种植户可以随时了解种植情况。”戴文圣告诉记者,基地里的香榧树挂果了,马上就有农民找到他,他来者不拒,一趟趟跑到村里,耐心传授栽培技术。随着品牌打响,戴文圣团队的足迹更是遍布全国各地。在团队的努力下,香榧的全国种植面积从不到16万亩增加到近200万亩,产量增加近10倍,累计带动香榧产区的农民增收超40亿元。

不仅如此,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的竹子团队被誉为“竹产业的加速器”,辐射全国15个竹产区,建立了“荒山—青山—金山”的转化路径样板。以四川宜宾市为例,2021年年底竹林面积已达356万亩,占四川全省的20%,综合产值305.1亿元,居全省第一。

森林培育学科党支部的干果团队则积极将“两颗富民果”的成功模式输送到全国各地,尤其是贵州、安徽等地的贫困山区,全面支持全国近400万亩香榧和山核桃基地建设,在他们的努力下,很多贫困村庄华丽转身。“一根科技竹,两颗富民果”的浙农林大社会服务模式逐渐流传开来。

“只要有时间有机会,一定会去农村,那是我们的一线。”这不仅是支部党员的心声,还是党员教师提倡的育人模式。党支部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平台,通过“本科生导师制”和“本研互动”人才培养模式,让本科生提前进入导师团队,提前进入实验室、实践基地,深入农村一线。通过实践,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高了、自豪感强了。85%以上的毕业生都在农林业基层就业创业,大多数都已成为农林行业的骨干。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