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16日 星期

八百年先贤遗问震烁古今


□杨铁金

“双减”政策实施已一年,相关部门统计显示,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均有不同程度减轻,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明显得到加强,课后服务开展得如火如荼,内容丰富,式样创新,效果显著。

然而,各种“打擦边球”的情况仍有发生,不仅有校外培训的隐形变异,也有一些学校存在违规办班补课的现象。

暑假期间,杭州一名52岁教师驾车1398公里,从北向南横穿浙江,动用无人机拍下8所中学违规补课的视频。此新闻一度成为舆论热点。

由此可见,一些家长甚至教育工作者的思维仍未转变,期望以给学生加压来提高其考试成绩,增加升入好学校的人数,各地各校之间暗地较劲,干扰了“双减”政策的深入推进。

教育不是为了分数,学校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能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为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教育的国际竞争力,是对应试教育的纠偏。

一个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技等方面的竞争力,尤其是引领社会发展进步的科技创新力,需要强大的教育水平为后盾,需要培养一大批有爱国情怀、有研究能力、有价值创造力的人才。

令人遗憾的是,我们在科技方面的基础研究依然薄弱,开发能力依然不足,近些年,热钱一窝蜂地涌入平台经济、共享经济、课外培训等领域,待到泡沫破碎,留下鸡毛一地。

浮躁之风也影响到教育领域,年轻人不能静下心来钻研学问,能坐十年冷板凳的人少之又少。高学历年轻人在择业问题上,缺乏远大志向,哪里赚钱跑哪里。经济增速一旦减缓,街道办事员、城管队员等岗位,只要带机关事业单位编制,都会成为热门选择,不得不让人感叹。

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至今发人深省,答案或许五花八门,但其核心因素都是人。因此,两人之问,其实都聚焦在人才培养上。

然而,另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曾认为,每一个时代都会出现足够那个时代所需的人才(“一世之才自足一世之用”)。

只是,出类拔萃的人物总是有限的,一个人的精力也总是有限的。本来有一批人应该在科技前沿安安静静做学问,却跑去做官,或跑到待遇更高的国外实验室,或不得不花大量时间参加各种应酬活动,那么,这个时代真正做学问的人的数量自然就减少了。

提出这一见解的人是南宋的陈亮(1143—1194),浙东事功学派的代表人物。

在陈亮之前,关于学校教育的目的,孟子所倡导的是“明人伦”,即明白封建社会认可的“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实现途径则为“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明“五伦”和习“六艺”,使得人人心怀宽广,持正守道,最终天下大治。

陈亮认为,自汉以来,虽历经改朝换代,学校教育始终是国家头等大事。一旦形势底定,教育就会得到加强,学校也会因此而繁荣。

陈亮所处的南宋,学校制度之完备超过前代,官学与私学都有空前发展。但令陈亮不满的是:天下佼佼者聚集在太学、郡学、县学中,培养他们并非为了造福社会,而是让他们参加科举考试。

考试,成了从朝廷到地方各级办学的唯一目的。

终其身,尽其年,学生学习只为一场考试。学生们的学识怎能增厚?品德怎能养成?长此以往,“三代”办学的目的(明“五伦”)根本无法达到,甚至连强汉盛唐的教育也比不上。

封建时代的学校教育虽说主要是诵经,但希望学生们能从经书中爬梳剔抉,研习历史,探求治国理政的方法。

封建教育最终沦为欺世盗名的工具,学生从经书中摘取只言片语,拼凑连缀,应付考试。

直到如今,应试教育的魔咒依然笼罩着中国社会,教育问题引起全社会的内卷,很多学校在实行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面前举棋不定。

从隋代以来,封建学校成为考试工具,而考试成为封建国家选拔官员的工具。历史地看,它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打破了选官大权门阀世族独占的局面,更广泛地吸收优秀人士进入统治阶层。

科举制在宋明两代最为完备发达,实行试卷匿名制、八股取士制等,并不断改革优化,对中国学校教育产生巨大影响。

与陈亮同时代的官员,吏部尚书赵汝愚上奏宋光宗赵惇,说在行都与各郡,各级学校追逐名利成风,忠诚正直之本渐渐丧失。

学生只擅长做应试文章,并无进德修业之志,把学校当作旅馆客邸,把业师当作陌生人,每月一文,每季一考,连道德品行都取决于考试。

于是,陈亮在《问学校之法》中提出了“陈亮之问”:“学校本非所以为课试计,宜若可以一朝而顿变,顾安所取而为之法乎?”

翻译成现代汉语的意思是:设立学校的本来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应付科举考试,假如有朝一日,这种情况能有根本性的改变,我们又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教育?

学生彻底沦为考试工具,课堂沦为考试训练基地,学校偏离立德育人的宗旨,教师无法行使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

800多年前,陈亮既已指出:学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人才。“立太学……故士之有文章者、德行者、深于经理者、明于古今者,莫不各得自奋,盖亦也谓盛矣。”

他所期盼的“顿变”能否在今天实现,要看我辈后人能否继承先贤遗志,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与课后服务水平,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流动,给学生们更大的自由成长空间。

(作者为浙江省督学)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