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9月9日 星期

课后延时服务管理的难点和亮点
——“双减”周年基层学校经验交流会综述

编者按:2021年7月24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出台,要求各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学校教育主体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

课外培训退潮留下的真空如何来补?国家对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作了进一步部署,到9月全国中小学开学,在一些城市已有多年运作经验的课后延时服务得到推广,为有真正需求的学生和家长雪中送炭。

如今,“双减”政策出台已历一年,暑假期间,浙江时代教育新闻中心组织了一次校长内部管理能力提升90学时培训,其中一个环节的培训内容是交互式分享。主办方征求20多位学员的意见后,大家一致选定了共同关心的话题——

□本报记者 池沙洲

又到了新学年的开学季,“双减”背景下,普通学校和一线教师是如何度过这一年的?对于课后延时服务,有哪些仍待破解的难题,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与会的学校管理者们皆欲一吐为快。

一、课程来源分内外

对于课后延时服务课程的设计,学校普遍采用的是“1+X”模式。根据学生需求和学校师资状况,课程来源也分为内外两个渠道。

首先发言的是杭州市西子湖小学校长黄家欢。据他介绍,该校主要发动本校教师积极开设X课程。报名的教师共计14人,占教师人数的34%。

除了体育、美术、信息教师外,一些语文、数学、英语教师也开设了非学科类的课程,加上从新浪教育和西泠印社外聘的教师,该校共开设各类课程21门。

“一些具有跨学科实践能力的优秀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参与到延时服务当中来。”杭州市余杭区良渚七贤小学副校长刘治富也表示了相同的意见。

借助“双减”这个机会,该校对课程进行了系统性设计,比如结合各学科内容,开设了“豆芽成长记”“蚕的一生”等周期较长的项目化学习课程。

而其他的拓展性课程项目,如足球、无线电、美术设计等,有的是依靠中国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等单位的外聘教师,有的是利用了家长资源。

瑞安市虹桥路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该校周一到周四实行作业托管,周五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X课程。

校长叶维龙说:“课后延时服务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好几年,‘双减’实施后,总体上和以前差不多,教师们都感觉没有太大变化。”

该校的X课程分为定制课程和自主课程:前者有七彩童声(声乐)、灌篮高手(篮球)等,选报的学生应具有一定技术基础;后者有剪纸、编程、小鲁班等,为零基础教学,谁都可以选报。

二、选课走班方法多

为保障X课程的教学质量,杭州市西子湖小学设置了两个课程时间:A课时(周一、三、五)和B课时(周二、四),学生只能选取其中的一个,或两者都选。

一个学期后,学生和家长感到选课形式过于单一,于是,该校依托西湖区课后服务管理平台,不仅真正做到了因需选课,而且对师生签到和授课过程都施行了数字化管理。

淳安县千岛湖镇第八小学将X课程分为“基础”和“提升”两个层次,实行走班管理,副校长应瞻华表示:“一、二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我们又是一所新学校,一走班容易乱,所以就保持一、二年级行政班级不动,让教师走班上课。”

在低段教师走班的基础上,瑞安市虹桥路小学还设置了年段走班(同一年段走班)和跨段走班,共3种走班方式。

叶维龙说,其中跨段走班使“课程变得更加丰富,四年级的学生可以跟五、六年级的学生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

三、多方聚力不忙乱

杭州市西子湖小学参加基础托管(课程“1”)的学生550余人,占学生总数的93%;参加特色托管的学生将近300人,占50%以上。

由于托管类型有不同选择,放学也分3:30、4:30和5:30这3个时间段,加上一部分6:00以后留堂较晚的学生,实际上一共4个时间段。

放学时分,“保安、值日教师、家长志愿者、警方力量同时到达校门口,”黄家欢介绍,“要求警方坚持全时间段守候比较困难,因此家长志愿者的任务重了起来,经常一天要安排4次岗。”

应瞻华附议,他们遇到的是类似的问题。家长选择分3种情况,第一种是只选择基础托管,第二种是只选择X课程,第三种是全部都选。

“这就造成了学生要分不同的时间段放学,3:30和4:30这两个时间段放学的学生较少,靠行政领导和保安维持秩序就可以了,5:30‘大部队’放学,就需要社会力量(包括家长)一起来助力。”

四、工时延长有不便

温州市瓦市小学江滨校区校长江萍对比了该校“双减”前后放学时间的变化:“双减”前分4:30和5:00两个时间段放学,“双减”后这两个时间段分别延长到5:25和6:20。

“学生在校的时间太长了,问题马上就出来了。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刚入学还对小学生活很有兴趣,结果一天坐下来,有的学生就受不了了,回家就跟妈妈讲‘屁股坐痛了’‘肚子饿死了’。”

学生不适应,教师的压力更大。“第一周下来,教师抱怨就比较多,有的人跟我说,下班后到菜市场买菜,那些摊位都没人了,菜都买不到。”

大多数学校感受到了这种压力,刘治富下了这样的断语:“课后延时服务对教师专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七贤小学教师平均年龄不到30岁,年轻教师特别多,虽然还没有“家累”,但备课和充电的时间相应地减少了。

刘治富认为:“年轻教师的首要任务是站稳讲台,目前任教班级的学科成绩仍是考核教师的标准。但在统一的课后延时服务中,教师要到别的班级走班,以至于没有时间辅导自己想辅导的学生,辅导学生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

五、为师减负妥安排

作为一所新学校,淳安县千岛湖镇第八小学也遇到同样的问题:很多年轻教师的孩子还很小,在校时间延长后,不是家里顾不上,就是回到家已经很疲惫了。

“首先,我们为每位教师准备了点心和晚餐;其次,我们采用弹性工作制,设置了‘临时假’,即教师有事出校,直接批准,不计入年度请假时间。”应瞻华分享了学校的对策。

温州市瓦市小学的对策异曲同工,该校为学生也准备了“下午小点心”。“学校规定学生是不能带食物进校的,因此我们特地安排的点心很受学生欢迎。”江萍将这些小点心,比喻成师生在学校的一种小确幸。

该校实行弹性上下班制度,设置了一周一次的上班“免签到”;至于下班,则设置了一种与教师参与课后延时服务次数相当的“弹性下班”,即如果教师某日下午没有课,就可以早点离校,将额度消耗掉。

弹性管理让教师体会到学校的人文关怀。“我们还定期做好反馈工作,开展问卷调查,收集教师和家长的建议,让教师安心,家长放心,学生获得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江萍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