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2年9月2日 星期

教师需要适当“示弱”


□湖州市南浔实验小学 吴月斐

教师其实是一个很“强势”的群体。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是自带“权威”属性的。所谓的“尊师”是一种基本态度,建立在教师的学识通常且必须在学生之上,以及“以上示下”的教育模式下。

教久了,教师的这种“优势”也会不断积累,并逐渐固化。

有时候和别人一交流,会被对方猜出职业来,原来教师身上的“标签味”很重,重到自己都觉察不到。

虽然教师很“强势”,但没有必要时时显示自己的“强势”,需要适当“示弱”。

首先,“弱”是事实,教师确实并不是什么都比学生强。

教师大多数是“专业人士”,就我个人而言,大学所学专业是小学教育,目前从事的是小学数学教学。就算眼下我在数学方面比我的学生强,但学生的学习是全学科的,教师未必科科精通;况且,我的学生中一定有智商远在我之上的,将来也一定会有进入名牌大学的,而我只是专科毕业。

当然,被他们比下去,我并不觉得有愧。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你们如果连我都比不过,那真的是不应该。”

这既不是自嘲,也不是讥讽,而是我已经坦然接受的事实。

现在获取知识的渠道很广泛,我愿意和学生一起研究,共同提高。

所以,到了高年级,我很容易会被学生看轻,他们会质疑我的解题方法,甚至有问题去问同学而不来问我。

当然,我也不会轻易认输,时不时露两手,挫挫他们的锐气。

他们喜欢和我“称兄道弟”,我很乐意,这表示他们愿意接近我,如果他们害怕数学、不喜欢学数学,这就不可能发生。

我有时候觉得教师“示弱”还真不是故意的,是实事求是,顺其自然,没必要端着教师的架子。

其次,“示弱”是一种理解他人的体现。

人和人之间很难相互理解。我经常会觉得班里有些家长真是莫名其妙,一条信息发在群里,说得明明白白,他们不知是看不懂还是没细看,总有问不完的问题。

学生经常不做作业,家长好像从来不知情,总是说:“孩子告诉我作业都已经做完了。”

我再三强调,不能让孩子玩手机,可是学生动不动就能拿走家长的手机,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我怎么沟通都没用,真怀疑这些家长是不是孩子的“亲爸亲妈”。

然而,我却非常能理解家长,理解他们的“身不由己”,很少会为家长的表现而伤神。

我曾经教过一个学生,脑子挺灵活的,就是从来不做作业。他父亲告诉我,他们只要孩子身体健康,初中毕业后能找个师傅学点技术就好。

家长的实诚让我震惊,我决定到学生家里走走。一进学生的家,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一间40多平方米的郊区出租屋,卧室、厨房、卫生间全都不分隔。

这个学生无论寒暑,早上5:30起床,自己做早饭吃,赶第一班校车,下午放学后还要去幼儿园接妹妹,然后做晚饭,等父母从工地下班,晚上7:00多全家才能一起吃饭。

这样的环境怎么写作业?当然,这是十几年前的事,现在大家的情况应该好很多了。

但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天下哪有不爱自己孩子的父母?但并不是人人都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成长,不是每个父母都能给孩子讲睡前故事。

从那时开始,我选择以“理解”的心情来看待每个家长。

在我十几年的教师生涯中,因我的劝解,六七对夫妻放弃了离婚的想法;我也劝诫了许多“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父母,让他们明白孩子的童年就应该像童年;我也疏导了很多对孩子失去信心的家长,让他们重新接受自己的孩子:始终拥有善良与努力,这就是优秀……

我总觉得,教师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其实不能改变什么,但我们做教师的这份“道义”不能忘。

教师不能武断地给学生下定义、贴标签,也没有资格随便招呼家长来“听训”,该做的事不能不做,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没什么值得炫耀的。教师和家长应该齐心协力,为着学生的成长着想。

还有,“示弱”不是软弱,是永远保持一颗谦卑的心、一颗感恩的心。

人难免会有一些负面情绪。教师面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职称的评定、人事的安排、家长的责难等,适当“示弱”是自己的一种修行。

我十分开心自己能成为一名教师,并尽我最大的努力引导和帮助学生。但我非常清楚的是,无论我的教学水平多高,也不可能让所有学生喜欢;无论我的工作多么认真,多么出色,一定还会有需要改进的空间。

第一次上公开课,教研员点评“从讲台上下来”,我就一直记在心里。我是一个比较愚笨的人,从此担心自己的想法也许会错,当然更不敢高高在上、颐指气使。

工作第五年,第一次写论文,在区里拿了三等奖,欢喜得不得了。

我一直坚持写教育随笔,写与学生相处的那些喜怒哀乐;自己有了孩子,我就写《准爸爸日记》《新爸爸日记》《好爸爸日记》,记录儿子成长的点点滴滴。

写的文章没有获过特别高的奖项,我的教学也没有形成独特的主张,但我就是特别喜欢上课,特别享受和学生在一起的时光。没有什么能剥夺我作为一名教师的快乐。

有人说,善于“示弱”的教师,学生会更聪明;善于“示弱”的家长,孩子会更独立。我想说,人生如果想活得通透,“示弱”不是一种策略,而应该是一种“本性”。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