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教师周刊·课堂创新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2年4月29日 星期

追求课堂意见统一为哪般


□温州市瓯海区实验小学慈湖校区 章秀平

一个年轻教师执教三年级语文课《一块奶酪》。

在梳理完故事情节后,她在屏幕上显示:“你喜欢蚂蚁队长吗?默读课文,圈画词语或句子。”

陆陆续续有学生举手回答,有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觉得他不应该只给最小的蚂蚁吃奶酪,应该给其他蚂蚁分一点。”

另一个学生附和道:“是的,有点太偏心了。”

这显然超过了课前预设,教师问道:“其他同学同意他们的看法吗?”

一个女生说:“不同意,因为小蚂蚁很弱小,吃了这块奶酪就有力气了。”

教师忙点头:“你说得很有道理。小蚂蚁最弱小,最需要这块奶酪。”

“我还是觉得不公平,怎么能只给最小的蚂蚁呢?要是有别的蚂蚁也想吃奶酪,也许就会引起仇恨。”坐第一排的男生却并不服气,没有举手就直接插话。

他所提及的“仇恨”倒不至于,但“要是……也许就会……”的假设句式,显示了一个八九岁学生思维中难能可贵的独立与周全。

现场偏离预设轨道太远,让年轻教师有点措手不及。她装作没听见男生不合常规的发言,再次强调那个女生的观点小结:“是的,小蚂蚁最弱小,是最需要这块奶酪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蚂蚁队长——”

她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关爱弱小”,进而转入下一个学习环节——最后一段。

屏幕上出示课文:“大家又干起活来,劲头比刚才更足了,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教室里响起整齐响亮的朗读声,刚才的意外似乎没有发生。读后,教师问:为什么大家的劲头比刚才更足呢?

“小蚂蚁吃了奶酪就更有力气了。”一个男孩认真地说。

“大家都被蚂蚁队长的精神感动了。”一个女孩说。简直是教科书级的标准答案,教师微笑着点头,转身板书“精神”一词。

坐在最后一排的男孩,一脸严肃,端端正正举着手,他的答案是:“因为他们也想快一点吃到奶酪,所以就加紧搬。”

全场听课教师都笑了,上课的年轻教师也笑了:“是的,是的,也有可能的。”

她再次组织全班学生齐读这段话,响亮童声充满教室,流程算是顺利完成了吧。

课的结尾有一个问题:如果有一个和蚂蚁队长对话的机会,你想对他说什么呢?

这本应是真情表白的一刻,可一看到这个问题,我的直觉是将会再次有意外发生。

“我会对他说,做人是不能太偏心的。”第一排男生直截了当,毫不客气。

教师有点尴尬,不知该如何引导才能重新回到轨道上,讪讪地笑:“哦,哦,你还是觉得他偏心。”

男孩点点头。八九岁的学生还不太会察言观色,更不会读懂教师脸上的尴尬,以及言语中的反复暗示。

此时,另一个男生补充,使即将弥合的裂纹再次扩大,“虽然说法律上有规定,大的要让小的。可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想,有可能也有人要吃,你也要多想想其他人”。

竖起“法律”的大旗,听起来真是言之凿凿,大概是将“孔融让梨”的故事和法律规定等同起来了。

谁知道,接下来,一发不可收拾。

“你当一个蚂蚁队长就很了不起吗?说不定洞里还有大队长呢。”

“你应该给力气不足的蚂蚁们分一些的。”

“弱小的要照顾一下,还有年纪大的呢?我们不是常说要尊老爱幼吗?”

……

临近下课,现场简直成了蚂蚁队长的批判大会,教师想要的标准答案被淡忘,淹没在一片“偏心”“不公平”“了不起吗”的质疑声中。年轻的教师满面通红。

《一块奶酪》是首次选入教材的一个童话故事。作为一篇略读课文,导语提示中写道:“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一块奶酪讲一件什么事,再说说你喜不喜欢文中的蚂蚁队长,理由是什么。”

都说“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多元解读是真实而自然的事情,而且导语分明是指向开放性讨论,可一进入课堂,教师就设置规定性的形象定位:纪律严明,关爱弱小。

发生这一幕,除了作者在故事中有明显的情感价值倾向外,还有我们长期追求学习结果统一的原因,似乎教材一定是文质兼美的典范,而主人公一定是道德楷模。

反观本课例中的不同声音,从孩童的眼光看,关爱弱小固然没错,但公平公正可能更重要,很多学生并不认同蚂蚁队长的决策,这是来自学生内心深处的声音,理应得到理解与尊重。

学习是教师、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可以有固化的思维模式作为主流,也应该允许学生去关注与探讨更多的解读方式。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