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1月1日 星期

校园里刮起最炫“畲族”风
——遂昌县三仁小学打造民族传统体育特色品牌纪实
学生们正在进行滚石磉运动。
(本报通讯员 叶艳景 摄)

□本报记者 张纯纯

周一下午1:30,民族传统体育课正式开始前,遂昌县三仁畲族乡中心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们纷纷跑进器材室,拿出他们体育课的“主角”——畲族石磉,一个长约半米的木制空心圆柱桶。

放倒石磉,双脚踩定,挺直腰背,目视前方,双脚交替推动石磉前进……学生程丽涵虽然个子小小,却将一般人连站上去都极其困难的石磉踩得又快又稳,一下子就走出十几米。当被问及有什么特殊技巧时,她轻松地说:“玩着玩着,就会了。”

校长蓝伟军正在一旁观摩这堂体育课,在他看来这个所谓的技巧其实也很简单,“踩得最厉害的那个小孩,一定是最自信的”。

从无到有:畲族游戏的华丽转身

“还有摇锅、稳凳、菱形操杠、板鞋、陀螺、滚铁环……”六年级学生宋雅琦掰着指头数,她发现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类似滚石磉这样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她已经接触了近10项,包括现在的大课间特色项目——打畲拳和跳竹竿舞。

在这些项目里,宋雅琦最喜欢的是稳凳——竞技者需要面对面分别坐在一种特制凳的两端,在阵阵的鼓声中,靠腿的蹬力进行旋转,一端翘起时可高达五六米,两位选手形如两只凌空的凤凰,同时进行套圈、插旗的比赛。“因为它让我找到了小时候玩跷跷板的感觉,可有意思了!”宋雅琦说。

“其实这些体育项目一开始是畲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玩的小游戏。”蓝伟军是地地道道的畲族人,这些游戏他很熟悉,“正因为这些项目接地气、娱乐性高,所以它们进入校园后,能够很快地激发学生们的参与兴趣”。

副校长徐莉燕介绍,借助地处畲族乡这一地域优势,从2009年开始,学校就对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挖掘,“一方面,我们选取适合小学生的项目,并结合他们的生理发展规律进行设计,使其能够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平衡力、协调力等身体素质;另一方面,保留它们的竞技性和表演性,让孩子们在体育课上就能找到快乐和自信”。

而一项畲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否真正在三仁小学“生根发芽”,最终的决定权仍旧在学生们的手里。“一开始我们引进了很多项目,每一个项目都会让孩子们尽情去尝试,到现在经过10多年的实践,慢慢地有生命力的项目就留下来了。”蓝伟军说。

在校本教材《畲族体育》里可以看到,这样有生命力的传统体育项目目前共有11项。在每一个项目的介绍章节,都附有关于该项目的起源和操作方法等说明,并且鼓励师生开发出更多的新玩法。

上学期,学校畲族体育项目开发小组就专门为滚石磉项目引入了一个新玩法——与现代平衡车一较高下。大家认为,在两相比较中,学生们更能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独特魅力,“毕竟孩子们喜欢才是这些项目最强大的生命力”。

从有到精:体育器材的更新换代

在蓝伟军的日常观察中,滚石磉能够进入学生们最喜欢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排行榜的前三名,“他们常常一下课,冲进器材室第一个拿的就是石磉了”。

而为了守护好学生们的这份喜欢,学校也费尽了一番心思。“一开始,我们沿用传统石磉的材质,用水泥进行浇筑,但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石磉不仅不适合学生随时取用,还存在安全隐患,之后我们便采用木制空心版本的石磉,还在两侧留了适合手握的圆孔,即使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也可以轻松地把它抬到操场上。”作为学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总教头”,体育教师雷根富经历了石磉更新换代的整个过程,他介绍,这个学期石磉又迎来了升级——整体长度从之前的不到半米延长至1.2米左右,可供2~3人共同操作一个石磉。

“器材的更新换代也是为课程本身服务的。”雷根富提到,所有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各个年级均有开展,但不同年级有着不同的课程标准。“就拿滚石磉来说,二年级的学生只要求掌握前滚和后滚的技巧,而六年级的学生则进行单人竞速、双人竞速、石磉操杠、石磉跳绳等难度系数更高的活动,不同水平的学生可以自由选取不同类型的石磉进行操作。”雷根富说。

而除了安全性和实用性,艺术性也是三仁小学民族传统体育器材的“点睛之笔”。石磉上和摇锅里都彩绘着凤凰、祥云等畲族元素,而其中最具畲族文化代表性的则属菱形操杠项目。4根深绿色的杠围成一个活动菱形,杠头上有4只昂头展翅的凤凰,象征着畲族人民永远秉承祖先勤劳勇敢的精神,4位少年则各持一方杠头站立。比赛开始后,4位少年向不同方向用劲,抢过各自身后穿着畲族服装少女手中的香包,投入杠中,以香包多的一组为胜,寓意金谷满仓、来年丰收。

“最传统的操杠就是畲族人民在劳作休息间隙利用扁担或木棍等互相比力气的游戏,多为一字操杠形式。现在的菱形操杠是课程组老师们在教学实践中开发的新形式,极大地增强了它的竞技性和观赏性。”雷根富介绍,学校曾在浙江省第四届、第五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的这一项目中分别获得铜牌和银牌。

从精到全:畲族文化的全面融入

全校139名学生中有35名畲族学生,这是本学期三仁小学的数据。而在此之前,三仁小学畲族学生所占比例要更高一些。

“作为一所畲族乡小学,发扬好传承好畲族优秀文化一直是学校的目标。而载体丰富的畲族体育正是传承畲族文化的突破点。”蓝伟军说。

在学校原创体育表演项目《蹴石磉》中,教师们就将这份传承性发挥到了极致。查资料、搜集畲族史歌……几易其稿后,雷根富将整个节目的故事背景确定为畲族人耳熟能详的雷公与雷巨佑的故事。而音乐教师蓝丽娟则成了整个舞台的“细节控”,“我们将畲歌、畲舞、畲语等各种元素尽可能地与体育表演项目相结合,让这个舞台更生动、更有内容”。蓝丽娟说,大到作为节目背景音乐的畲歌、学生身着的畲族服饰,小到一个畲舞舞步、一个谢幕时表示吉祥如意的手势,都藏着畲族文化的魅力。

从校内每年的三月三文化艺术节到“村晚”,再到全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乃至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这样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的畲族体育项目也带领三仁小学的学生们走向了更广大的天地。

“接触外界多了,孩子们不怯场了,更加自信了。”蓝伟军发现,在畲族体育与畲族文化相融合的道路上,学校正收获着更多的“意外之喜”。“从拓展课程到大课间活动再到每周一节传统体育课,从能比赛到上舞台,现在全校师生人人都能参与到传统体育项目中。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融合面’,例如用畲语进行体育课的教学,为畲族传统体育品牌注入新的活力。”蓝伟军说。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