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

要听懂孩子别样的“求助声”


□许朝军

身病易治,心病难医。全球青少年自杀率的飙升,正在成为这场疫情的次生灾害。某城市医院的门诊数据显示,今年以来,13~16周岁抑郁症伴随自杀倾向的患者占学生患者总数的比例很高。(10月10日《半月谈》)

每一朵鲜花的枯萎都让人痛惜,每一条生命的陨落都让人心疼和震惊不安。青少年自杀率上升,是全社会之痛。很多出现自杀心理倾向的青少年中,“真的活不下去了”“我就是想死”……占据了几乎所有轻生者的独白内容。而这其实是他们无奈的求救。

很多自杀行为的背后,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病症,虽然自杀者中遗传和外部环境因素各占一半,但所有这些因素的最终指向和外显,都表现为轻生者所面临的不堪重负的压力,如学习压力、家庭关系不和睦、人际交往受挫、心理冲突等,它们往往成为压倒青少年的最后一根“稻草”。加上今年上半年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家庭矛盾冲突、学习困境升级,让不少青少年更是面临前所未有的心理重负。

有轻生念头的青少年,大都认为死是一种解脱,自杀是一种如释重负。事实上,这种念头在很多情况下都有外显的言行和异常举动。自杀者会经常利用日记、朋友圈、微信群等发出惜别留言,表现出反常言行,或对亲友发出异常信号等。如果我们听得懂这种“求助”,及时进行科学干预,化解他们的心理矛盾,消释心理压力,自杀行为也许就不会出现。

预防青少年自杀,我们每个人都要听得懂他们别样的“求助声”。一方面,学校、家庭、社会要采取前所未有的沟通联络手段,建立无障碍的沟通交流机制,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状况做到全面了解,精准掌握每个人的心理波动和健康状况,并适时联手,采取科学的教育引导措施,对其成长中出现的异常行为和心理症候及时干预,听得懂异常的声音,进行矛盾化解和行为、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重负下的疾病隐患,从源头上杜绝轻生念头的滋生。

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利用互联网载体、传统媒体、课堂教学、家庭教育、社会宣传教育媒介等,开展珍爱生命、健康成长专题教育引导,科学有效地解决青少年“如何健康活下去”等焦虑性认知疾患,让珍爱生命成为共识。

同时,还应该建立由教育、卫健、专业心理诊疗机构牵头,联合宣传、文化、公安、市场监管、工青妇组织等参与的心理健康危机干预预警机制,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介入、及时疏导,有效化解轻生念头和自杀倾向,从源头上构筑预防青少年自杀的坚实堤坝,为青少年阳光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