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0年10月14日 星期

小山哈的美丽“乐园”


□本报记者 李 平 通讯员 任惜春

不到7点,身着校服、扎着马尾辫的蓝佚可就背上书包,准备去上学了。外公蓝龙真从院子里推出电瓶车,载上她,慢慢地往学校骑。蓝佚可是畲族人,在景宁畲族自治县民族小学读五年级。她和外公、外婆的家是一座漂亮的三层农家小洋楼,坐落在绿树环绕、水汽氤氲的半垟村。

几分钟后,爷孙俩就到了学校。尽管到得很早,但已有教师在学校里值守。蓝佚可走进五(8)班教室,放下书包,开始了早读。正值农忙时节,断断续续有赶早的畲民送孩子来学校。很快,整个校园书声琅琅。

第一堂数学课,内容是“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数学教师李娇英开始了讲解,蓝佚可清澈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她,时而在本子上写上几笔。电子白板上,题目逐一显示出来。蓝佚可很快做完,高高地举起了手,被率先叫到黑板前进行展示。她完成得很好,得到了表扬,不由得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蓝佚可现在的表现,让班主任叶发忠很是欣慰。前年,怀二胎的母亲在生产时不幸因难产去世,父亲后来又重新组建了家庭。经过这样的打击,蓝佚可像是换了一个人,对学习提不起精神。叶发忠那时刚刚接手这个班级,总会随时留意这个孩子的心理变化,经常找她谈心,隔三岔五去家访,各科教师也都对她关爱有加。慢慢地,她在课堂上恢复了昔日的活跃。

学校里有特色美术教室,可以跟着教师制作畲族民间手工艺品。舞蹈课是蓝佚可最喜爱的,穿上畲服,跳起畲舞,唱起欢乐的畲族民谣,她就成了一只最美的“七彩小凤凰”。足球课上,则能尽情奔跑,享受运动快乐,忘掉一切烦恼……在作文里,蓝佚可这样写道:“我有一个乐园,那就是学校。校园给我带来知识,给我带来快乐,我爱这一大片美丽的乐园。”

记者了解到,畲族是我省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畲族人自称“山哈”,即山中客人。畲族的先民从闽粤迁移到我省丽水、温州等地,可谓历尽艰辛。而景宁则是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畲族人口约1.8万人,相对聚居,占总人口的10.84%。

建于2006年的民族小学现有1890名学生,其中畲族学生300余人。这所为响应少数民族政策而兴建的学校,畲族学生比例在景宁全县所有小学中是最高的。校长梅景怡介绍,如今很多畲族学生,包括来自地理位置偏远、交通不便的东弄村和敕木山村等传统畲族村落的孩子也都逐步转移到该校就学。

从去年4月起,景宁全县26所学校开始实施“一蛋一奶”工程。凡农村学校寄宿制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餐全免费,城区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也可享受免费的营养午餐,每日三餐还会加一杯牛奶和一个鸡蛋。按照新营养餐标准,每生每年达到了2040元,全县共有1600余名学生从中受益,补助全部由政府买单。

而从这学期开始,民族小学还帮蓝佚可联系了社会爱心人士进行结对助学,每学年有1500元。蓝龙真是位老共产党员,曾当过村干部。这位60岁出头的畲族汉子激动地说:“感谢学校,感谢党和政府。现在的小山哈幸福啊,上学全部免费,在校还有营养餐。”

“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推进民族教育全面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向全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而这些年来,景宁也把推进民族教育放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据该县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科主任何振利介绍,目前景宁已实现对少数民族学生实行15年基础教育免费制度。此外,少数民族小学生每人每学期还可享受150元生活补助,初中生、高中生标准则为每人每学期250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