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8月19日 星期

艺术+多媒体,滋养新一代青年“匠者”


□本报记者 汪 恒

成立于2010年的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是一所年轻的二级学院。在这里,却有一门打磨10年有余的老牌“金课”——面向硕士研究生的“空间多媒体艺术创作专题”。今年年初,中国美院首次设立“哲匠金课奖”,并把这一奖项颁发给全校5门最优秀的年度研究生核心课程。其中,“空间多媒体艺术创作专题”课名列其中。

说起这门课,不能不提到课程负责人、教授管怀宾。此前主要研究装置艺术的管怀宾发现,2000年以来,数字技术空前发展、各种媒体形式交互呈现,并逐渐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2006年前后,他在国内率先提出了“空间多媒体艺术”的概念。“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活动走进中国,新兴媒体艺术展演将通过开闭幕式、展馆等环节进入大众视野。学界需要对这一趋势加以重视。”管怀宾说。抱着这一想法,他先后对学校的相关工作室予以重新定位、筹划相关课程,并开始招收空间多媒体艺术方向的硕士研究生。

2008年,“空间多媒体艺术创作专题”正式开讲,并在这个新兴方向的硕士课程体系中占据特殊的位置。“研究生上这门课之前,已经学完了所有的专业基础与专业方向课程。而上完这门课之后,便要进入最后的毕业创作阶段。”管怀宾说,“这门课是对之前课程或方向的一次集中凝练,也是学生毕业创作前的一次重要演习。”

学生开始毕业创作之前,最需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管怀宾把注意力放在了创作的问题意识上。“有一些学生往往临近毕业,还找不到艺术创作上的点。这门课的任务,就是帮助他们树立起问题意识,找到创作的支撑点或突破口。”管怀宾告诉记者。

管怀宾为课程构想了5个主要部分。首先是回顾和梳理20世纪以来相关艺术形式的发展演进。不同于专门讲艺术史的课程,管怀宾不做死板的知识讲解,而是试图带着学生从艺术家的角度来解读过往的历史,帮助学生看到其中的可能性,并启发他们发现自己感兴趣的命题方向。管怀宾强调:“课堂上的探讨不是为了向经典致敬,而是要去寻找可能的创作起点。我们讲艺术史,是希望学生通过艺术史,建立起自己的创作坐标。”

在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的眼中,一门优秀的课程,既有规定的要求,又有独特的启迪。“空间多媒体艺术创作专题”亦是如此。管怀宾曾长期研究装置艺术,又在日本求学10年,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东方美学有深入研究。他把看起来和多媒体艺术关联较远的中国古典园林空间美学也作为重要的一部分融在了自己的课程体系里。“实际上,古典园林是古人对空间认知的种种积淀,也是我们考察传统空间艺术的活标本与现场。”管怀宾认为。

空间多媒体艺术离不开技术的支撑。因此,在这门课程里,管怀宾会介绍现有技术下的影音交互关系,同时也会对虚拟交互、光效等未来艺术形式的可能性进行展望。“由技入道”和“由理入道”是管怀宾常提及的教学理念。“由技入道,即通过介绍技术技能等带动学生进行系统性的思考。由理入道,则是通过探讨已经积淀下来的知识系统、文脉等来加深对道理的理解。”管怀宾说。

为了让学生不止于被动接受知识,管怀宾在课程内设计了百余道思考题。“这些思考题没有现成的定论,有的甚至可以延伸成为博士学位论文。”管怀宾说。知觉与情境、机械动力装置的学术定位、观念呈现与技术转换……一道道思考题如同灵感的按钮,随时等待师生在课堂上开启。

课程结束前,学生需要完成一个或一组反映自己思考痕迹的艺术作品。所有作品最后会举办课程作品展。今年年初的“金课”作品展示上,管怀宾特别布置了两根柱子。其中一根柱子的四面写着课程相关的关键词和思考题。另一根柱子上写着学生们的作品名称和他们心目中的关键词。这是管怀宾理想中课程要达到的境界:课程就像一座园林的创造。教师和学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径。大家以多媒体艺术研究为平台和共同体,同时又有各自创作语言的个性,共性与个性交织在一起,如同小径交叉的花园之美。

课程开设已逾10年,让管怀宾欣喜的是,授课效果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去年6月毕业的来自黑山共和国的留学生玛莲参加课程展的作品,还获得了该国政府颁发的Petar Lubarda国家奖。在中国美院“哲匠金课奖”的评选中,校方对课程给出了这样的评价——“一门既包含扎实的技术媒介,又能充分回应社会现实的当代艺术课程,滋养了一批优秀的年轻艺术家”。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