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Z03版:研修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6月7日 星期

表现自己是学习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杭州市江湾小学 高 丹

小Z学习态度非常积极,上课时总是高高地举起小手。教师没点他,他也会迫不及待地高声把答案喊出来;课堂习字,如果他不是全班第一个把字写好的,那就是第二个;晚托班,他多次跑到教师办公室订正作业……但小Z的成绩在班级里是属于落后的。

你不能说他不认真,可是他的学习又是那么费力。

即使是很简单的问题、即使是上节课刚讲过的,他也很难回答正确;有时他抢到发言机会,等到站起来,却忘了要说什么,或者说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让我哭笑不得;他的字更是让我头疼,需要注意的细节都被他忽略,每一个字都要重新一笔一画纠正……

他学得费力,我教得也是那么费力。

一次,我在作业平台上检查课文《彩色的梦》的预习朗读情况,当检查到小Z的作业时,我简直“大开眼界”:以前学过的字也读错,借助拼音也读错,错的地方还无法预料。“一大把”读成“一大片”,“躺在”读成“躲在”,“铅笔盒”读成“削笔盒”,“葱郁”读成“葱油”,“苹果般”读成“苹果船”,“烟囱”读成“烟斗”,“彩色”读成“颜色”,“季节”读成“李节”,“歌声”读成“唱歌”……

更不要说流畅、停顿和有感情了,我耐着性子检查完,火冒三丈、欲哭无泪。

我纳闷了,课文中那些拼音,他到底会不会拼读呢?

我想弄明白他到底是真的不会,还是对待学习随心所欲呢?

第二天,我们班开始学习这篇课文。在预习检测和反馈环节,学生们都踊跃举手,但我注意到小Z没有举手。

我故意说,我要点那些不举手的学生回答问题,这时我看到小Z脸上流露出一丝惊慌。

我点了小Z,请他朗读诗歌的第三小节:“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小屋的烟囱上,结了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

我心里怀着一丝侥幸:希望他昨天的朗读只是不认真罢了。给他在全班面前表现的机会,再怎么样都能比昨天读得好。

我错了,小Z的朗读情况和昨天一样。“葱郁”还是读成“葱油”,“歌声”还是读成“唱歌”,“般”还是读成“船”……

当小Z读完,许多学生都举手表示要给小Z提朗读建议。

我示意他们把手放下,然后问小Z:“你刚才有好几个词语读错,这些生字课文上都标注了拼音,你为什么不去拼读呢?”

我请小Z当场拼读,他读得非常吃力,最后在师生们的共同帮助下勉强一个个读出来。

看来小Z的基础是相当不好,连一年级的拼音都有问题。

我告诉小Z,碰到不认识的字,要自己用拼音去拼读,不可随便猜测。小Z答应了。当天,我在他的家校联系本上写道:“请认真对待预习,提高预习质量。”

那么,小Z的这种情况,小Z的父母知道吗?

当晚,我编辑了一条长长的短信给全体家长,陈述学生们预习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预习要求,请家长们引起重视。我没有在短信中提小Z,但我期待着小Z的父母能看到这条短信和家校联系本上的留言,并明白我的意思。

我又失望了。两天后学习下一课,小Z的朗读依旧很糟糕,读错、漏读、添字的情况就有一大堆。看来,小Z的父母并没有读懂我的意思。

那天中午,小Z又很积极地上讲台来找我订正。

我发现他“魔窟”的“窟”写错了,于是指了出来,让他下去改正。

不到一分钟,小Z就说改好了。我一看,“窟”字还是错的,作业没有擦过的痕迹。

我再次让他下去改,并让他去看一下课本上的字。

不到一分钟,小Z又上来了,但“窟”字还是没有改。

这一次,我生气了:“我已经把错误给你指出来了,叫你下去订正,结果还是没有订正。”我质问小Z:“你到底有没有看过课本呢?”

他小声回答:“没有看。”

我实在不理解:“课本上就有正确的字,你不能照着课本把字写对吗?你一遍一遍上来找老师订正作业,自己的错误却一直不改,那你上来干什么呢?”

小Z低下头,没有回答我。

我明白他落后的真正原因了:他只是表面积极,实际上极不认真,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去学习,第一个完成作业,第一个订正作业,至于作业是否有错误、正确的字是怎样的、书写规则是怎样的,他是不关心的。

我在家校联系本上如实记录了小Z的订正情况。第二天,我看到这样的回复:“这样的情况一直都存在。”

这符合小Z父母平时的反馈风格,语句基本都是“孩子独立完成了作业”之类。

我想说的是:以小Z目前的情况而言,真的可以“独立”吗?

每一个问题学生背后肯定有一个问题父母或一个问题家庭。小Z目前的学习困难,肯定和其家长的教育方式有一定关系。要想帮助小Z,得先做做小Z父母的工作。既然家校联系本沟通见效不大,那么,我该换一种方式,或许见面沟通,让小Z的父母亲耳听听孩子的朗读,就会实际掌握小Z的学习状况,就会明白:“放手”不是那么容易的。

也许,小Z的父母也了解孩子的情况,但苦于找不到好的解决办法。那么,我可以召开家长会,请优秀家长介绍好的办法。

对于小Z,我决定利用课外时间帮助他补一补落下的拼音知识,掌握正确的拼读方法。同时,在课堂上加强对他的检查和关注,让其养成倾听和思考的好习惯。

同学,请不要把“认真学习”理解为“表现自己”。表现自己很重要,但请在真的认真之后再去表现。家长,孩子的独立很重要,但独立能力是培养和锻炼出来的,不是放手“放”出来的。

●点评:

这则案例揭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课堂现象。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课堂文化中,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是否主动、积极被视作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其中,积极举手被视作学生课堂参与的重要特征,是良好的课堂行为和习惯。与不举手的学生相比,经常举手的学生更容易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嘉许。在这样的传统中,不少学生生怕同学抢先举手,抢了自己的风头,于是,哪怕自己对回答的正确与否没有把握,甚至连提问都没有听清楚,也积极举手表现自己。这种现象在很多课堂普遍存在,很多教师对此熟视无睹。然而,高老师却敏锐地发现这一“良好”的行为背后隐藏着学生并不那么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案例中小Z把积极举手、迅速完成作业、多次订正作业看作表现自己的手段,忽视了前提——真正掌握知识,“只是表面积极,实际上极不认真”。

在分析小Z这一行为的背后原因之后,高老师有针对性地实施个别指导和家校沟通等教育举措,试图解决这一问题。尽管暂时没有取得明显成效,但未来可期。

这则案例提醒我们,教师应该具有高度教育敏感性和负责敬业的精神,同时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察觉不寻常,发现教育问题,发掘教育契机。

(点评者:杭州师范大学 周 俊)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