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9年5月10日 星期

办好初中,为基础教育“壮腰”


□本报记者 舒玲玲

永嘉县枫林镇中学地处农村,多年来发展得不温不火。自2016年启动“新优质学校”建设计划以来,学校发展步入了快车道。去年年底,还成为这一建设计划的温州市创建示范校。最近,学校又开始施行“未来学校品牌计划”。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初中教育尤其是公办初中、乡镇初中一直面临着发展疲软的尴尬处境。有人直言,这是基础教育发展的短板和“细腰”。温州市第二外国语学校既有初中部,也有高中部。校长吕俊杰还曾在小学待过,他说:“因为社会各界对初中教育普遍重视不足、关注不够,所以初中是12年基础教育中最易被忽略的学段。”

毫无疑问,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在整个基础教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去年7月,教育水平领先的上海已率先实施“百所公办初中强校工程”,计划壮大基础教育的“腰”。在今年年初召开的全省教育系统工作会议上,省教育厅党委书记、厅长陈根芳掷地有声地宣告,“要下大力气加强初中教育,实施薄弱初中质量提升计划”。

很快,温州市就出台了“初中学校全面提升行动计划”。根据计划,在上一轮“新优质学校”创建中成效突出、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显著的学校,将率先打造“未来学校”。为此,该市推出了“未来学校品牌计划”“新优质强校工程”“‘小而优’建设项目”等一系列举措。

作为名校集团化战略的先行区,杭州市西湖区也通过“名校+新校”“名校+普校”“名校+偏远学校”等模式,做大做强初中学校。文溪中学自两年前建成招生以来,就积极借助区内十三中、十五中、翠苑中学、保俶塔实验学校等名校资源,优化了师资结构,赢得了发展空间。而拱墅区则通过组建大启行、华文长康、北宸附中等3个新好学校发展群,实现区内10所公办初中的抱团发展,以集群模式整体抬升了公办初中的办学水平。

在海岛舟山,初中教育被当作提振海岛人民群众教育信心、留住社会财富和户籍人口的定海神针。通过调整渔农村特别是离岛初中布点、建立海岛初中教育业绩综合考核机制、市属部分优质高中面向全市海岛初中学校实行预留单列招生计划等一系列举措,该市显著提升了海岛初中的教育质量。

与此同时,“双名双特”人才培养工程也开始向初中学校倾斜。省教育厅要求各地选好、用好初中校长,培养一批有教育家特质、有一定影响力的初中校长;各地的“双名双特”工作室要在各农村初中设立工作站,带动提升区域内初中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童桂恒是金华市第四中学校长,也是我省首批特级教师工作室负责人。在金华一次初中数学教坛新秀评比中,有4位获奖教师都来自他的工作室。如今,童桂恒工作室的学员早已突破500人大关,遍布全省各地初中学校。而已经退休的特级教师盛志军,也把自己的工作室陆续开到杭州市富阳区郁达夫中学、场口镇中学、东洲中学以及桐庐县分水初中等学校,带动了一大批乡村初中教师的专业成长。

另外,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初中教育的优质均衡也不断提升。在东阳市,吴宁一中和三单初中是“城乡携手、同步课堂”省试点校,通过一根细细的网线,两校学生同上一堂课,实现了优质教育的资源共享。不仅如此,“同步课堂”建设还打破了乡镇初中同学科教师数量偏少的困局。省教育技术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童兆平说,这有利于那里的教师获取优质的教学资源以及开展高水平的教科研活动。

“加强初中教育,各地有改革探索的需求和冲动,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尝试。”省教育厅基教处副处长朱国清说,目前我省正在着手调研和启动方案制订工作,以进一步激发初中学校办学活力、深化初中课改、促进公民办初中教育协调发展等,推动各地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初中学校,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