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19年1月14日 星期

用好义务教育这根“指挥棒”
——我省全面实施中考改革侧记

□本报记者 邵焕荣

2018年,湖州首次将“科学实验操作测试”纳入了中考,嘉兴则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折算成分数计入总分,而宁波扩大了“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名额,比例由10%扩大至不超过总额的20%……这是我省各地推进中考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我省循序渐进地推进中考改革,从一成不变的中等学校入学考试到渐趋完善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从“分数是升学的唯一标准”到建立完善的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可以说成效显著。

如今,一种多元且有特色的中考评价模式已经形成,为浙江义务教育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引。

“两考合一”转变导向

临近期末,体育课就变成语文课、数学课;下雨天不上体育课……以前,不少学校都有这样的教育怪现象。而如今,这一情况大为改观。仅台州一地,就拥有国家级学校体育工作示范校10所、省级体育特色学校5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0所,校园体育搞得红红火火。

魔法棒就是中考改革。2008年,我省首次将体育科目纳入中考。自此之后,阳光体育运动在全省兴起,杭州市保俶塔实验学校、义乌市绣湖中学等一批批体育特色学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中考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指挥棒’,要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就必须发挥好中考的导向作用。”省教育厅基教处处长方红峰说。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我省实行初中毕业考试与高中招生考试相分离的办法,那时期的中考就是单方面地为高中选拔人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考的目的就是升学,学校重智育,轻德育、体育、美育的现象很难得到根本性转变。

2004年,随着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我省启动了新一轮中考改革。其中,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建立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将原先的初中毕业考试和高中招生考试“两考合一”,实现“一考多用”。相比于以往,“两考合一”后的中考更注重考核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成长情况。正是这种改变,将义务教育阶段的重心从“升学”导向了“培养”,为学校开展素质教育打通了任督二脉。

2017年12月,省教育厅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该意见明确提出要“加强对实践能力考查,逐步开展外语听说能力人机对话和科学实验测试”,以加强中小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扭转“哑巴英语”等现状。早在2010年,温州就在全省率先开始探索人机对话的英语中考口语测试;2018年,宁波和嘉兴也加入了这一改革的行列。

考试成绩不是唯一

“海韵”合唱团、“武动”花剑会、“携手零碳屋”绿色实践……在海盐县武原中学,每到假期,学生们都会积极主动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其中还不乏初三学生的身影。学生小吴说:“以前很多同学都不愿参加这样的活动,觉得是浪费学习时间,可现在,大家都抢着要参加。”

原来,2015年,嘉兴市教育局专门下文,明确从2018年起将初中3年综合素质评价情况按等第折算为相应分值纳入升学考试总分。因此,从入学开始,学校就为每名学生建立了成长记录档案,包括品德表现、运动健康、审美艺术、创新实践等4个维度。初中毕业时,评价结果按等第制转化为分数,经公示后计入中考得分总分。

事实上,早在2004年,我省就提出要建立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其结果作为“升学参考”,作为国家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的杭州市余杭区、宁波市北仑区、义乌市率先试点。三地的初中毕业生参加了综合素质测评,学业考试成绩不再是他们升入重点高中的唯一标准。而到了2017年,综合素质评价从“升学参考”变为“学生毕业和升学的基本依据”,从原来的“软条件”正式变成了“硬杠杠”。

“综合素质评价与高中招生的‘硬挂钩’既是推动学生多元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手段。”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张丰表示,经过10多年的改革完善,我省的综合素质评价体系逐渐形成,它正从仅仅是评价活动的范畴中突破出来,成为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本载体。

追求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街道毗邻镇海区。10多年前,这里教育资源薄弱,家长们总要想方设法地送孩子去镇海区读书;而现在情况有了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愿意让孩子进入当地的学校读书。原来,北仑区推进中考改革,采用了重高、普高招生指标分配到各初中的办法,并逐渐将分配比例提高到65%。

“这项举措当时的争议很大,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北仑区教育局业务科科长刘杰向记者坦言,再加上北仑区一直以来对教育薄弱地区的扶持,现在不少中小学都满足了学生“在家门口上好学”的需求。目前,北仑教育均衡发展形势良好,每年相关指数的差异度在全宁波市是最低的。

记者了解到,从2004年起,省教育厅就提出要推进重点高中招生名额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的举措。随后,又要求提高分配招生名额比例。2017年出台的最新意见更是明确提出,“优质示范普通高中学校分配比例从2018级学生开始不低于60%”“招生名额要向农村初中倾斜”等要求。

“实施高中阶段学校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旨在规范办学、招生行为,目的是为学生创造公平的竞争机会。”省教育厅副厅长、巡视员韩平表示,之所以这样调整,目的是为了大力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尤其是初中学校的优质均衡发展。而2018年以来,我省又相继取消了中考保送生、直升生以及体育、艺术、科技等奖励类学生加分项目。

目前,新一轮的中考改革已经在各地全面铺开,其目标就是到2020年左右初步形成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录取模式和规范有序、监督有力的管理机制,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促进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和高中学校特色化多样化发展。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