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月8日 星期

那群停不下来的师生
三次问鼎国家科技奖,这是一支怎样的科研团队?

□本报记者 金 澜

节假日,记者走进浙江工业大学,校园内只有三三两两的人影,但在生物工程研究所,眼前却总是一派热闹景象。所里的80多名师生或埋头撰写论文,或聚在一起讨论实验难点……

浙工大生物工程学院院长兼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郑裕国告诉记者:“他们都是生物工程界的‘明日之星’。”2015年,由他主持完成,课题组王远山、王亚军等参与的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可以为千万糖尿病患者省下近30亿元的医疗支出。

记者问道有什么经验时,郑教授谦虚地摆摆手,并提议把更多的采访留给所里还在忙碌的年轻人。

郑裕国每年至少要为本科生上32节课,他主讲30多年的生物工程设备课程还被列入国家精品课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每天上午8时开早会,郑裕国通常7时30分就会早早来到所里,晚上10时才回家。这样全年无休的日子,他已坚持了几十年。

“这样高强度的工作,年轻人都不太坚持得下来。”生物工程学系副主任王远山很敬佩导师的勤恳踏实。他告诉记者,被称为“中国生物农药之父”的沈寅初院士是郑裕国的导师,年近80岁了,还经常往实验室里跑。如今,郑老师又把这种敬业精神传递给他们这一代人。

早在6月初,生物工程学院副院长郑仁朝就对今年暑期作了规划——参加两期培训,下企业3次,还要抽空指导、修改研究生论文……前不久,他刚带领学生帮助杭州一家制药企业,攻克了一个困扰多年的难题,即用生物法代替化学法合成药物关键手性中间体。此法既环保又高效,还降低了成本。跟导师郑裕国一样低调的郑仁朝说:“用两年的时间和上百次试验来换百姓吃上价廉管用实惠药,值了!”

在生物工程研究所门口,记者碰到了生物工程专业大四学生余黎阳。因为要备战本月在美国举行的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今年暑假他一直待在研究所里集训。

集训的第一课是学会选择科研题目,组员们为此讨论了好久。最后,还是郑老师的话点醒了他们,“从课本上找灵感,从时事热点找方向”。为了培养菌种,余黎阳和组员们几乎每天都要在实验室里忙乎到深夜。

“郑老师经常跟我们说,作为工程科技人员,需要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技术为社会作贡献,体现出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余黎阳说,科研的魅力就在于迎难而上,尽管进展不顺利,但他们一定会迎难而上。

回顾自己30多年的执教生涯和成长历程,郑裕国忘不了导师的谆谆教诲,老一辈学者的悉心指点,青年学生的青春活力,同事和朋友的热情鼓励,团队和企业家的真诚合作,这些是他一直向前的动力。如今,研究所里各项工作井然有序,研发的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重症感染、神经病理性疼痛等药物及中间体的生产技术也日臻成熟。但在郑裕国的心里,还有另一个梦想——开发大品种农药生物制造绿色新工艺。他说:“这是我的老师沈寅初院士的梦想,我要努力实现它。”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