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11月6日 星期

“正规贷”进校园,难在哪


□本报见习记者 邵焕荣

“裸贷”“高利贷”“暴力催收”……曾经乱象丛生的高校校园贷,随着今年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大,逐渐归于平静。

今年3月以来,针对校园放贷中存在的违法犯罪行为,杭州市公安机关组织警力专门侦办。截至目前,累计已抓获100余名犯罪嫌疑人,批准逮捕近70人,查获借条借据1600余份,累计金额4000余万元。“那些‘利滚利、利加利’的校园贷本质上就是高利贷,对这种非法的校园贷,我们坚决予以取缔。”省教育厅校安处相关负责人说,至今,浙江省内的非法校园贷网络平台都已经清理完毕。

规范高校校园贷市场,既要封堵“非法贷”,又须放活“正规贷”。于是,在“开正门、堵偏门”的政策号召下,大量的校园贷网络平台撤离高校市场,银行系的“正规军”正在重新填补这块空白。5月以来,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青岛银行相继推出“校园贷”产品。

而对我省高校来说,工行的“举动”无疑是最令人关注的。不久前,工行宣布推出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产品“大学生融e借”,并在杭州等10个城市进行试点,浙江工业大学成为杭州唯一的试点高校。“低利率”“低门槛”“正规化”……从“大学生融e借”上,我们不难看出银行“正规军”的亮点。然而,当记者向浙工大学生处了解情况时,他们却并不知情。

这是怎么回事?“在‘大学生融e借’业务总行系统上,浙工大确实是目前浙江地区唯一的试点高校。”工行浙江省分行个金部负责人赵勇说,“但这款产品目前还停留在上层设计阶段,我行暂时还没有向浙工大的学生推广该业务。”项目已经有了,但没有推广,他们是在犹豫什么呢?赵勇告诉记者,从目前的情况看,银行“正规军”进入校园贷市场还存在一定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对进入高校信贷市场,我们还是十分谨慎的”。

原来,早在2015年,工行就开始尝试投放类似的大学生综合消费贷款,当年在浙江累计向74名学生发放贷款,贷款金额44.1万元,但不久便暂停了该业务。“试运行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这种校园贷的不良率太高了,毕竟大部分学生都没有独立的还款能力。”赵勇说,“其实,不仅仅是消费贷款,就连助学贷款的不良率都是偏高的。”工行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9月末,工行已经与全省75所高校开展了助学贷款业务,余额1.17亿元,其中不良余额853万元,不良率达7.26%。

省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部分大学生的消费理念不健康,缺乏基本的信用观念,而且他们大多不具备独立的还款能力,学生还不了钱,银行的贷款就要坏账,这就导致银行不敢大规模地进入校园贷市场了。在他看来,要让高校校园贷市场“活起来”,一方面要规范业务主体,鼓励商业银行介入,发挥“正规军”的作用;另一方面要规范业务操作,如基本的客户准入条件、适度的消费额度、合法合规的催收手段等。当然,最重要的是加强对学生群体的宣传引导,帮助他们培养健康的消费理念和正确的信用观念,从根本上解决不良率问题。

事实上,此前省银监局就会同省教育厅等多部门,以社会反响强烈的非法校园贷为教育警示主题,开展了“浙江省高校金融安全宣传月”活动,以提升大学生的金融素养,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树立理性的消费观念,营造健康和谐的金融消费环境。这次活动吸引了近90所高校,参与学生超过16万人次。

省银监局相关负责人说,清理非法校园贷的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的问题是怎样让商业银行这些“正规军”愿意走进来、留下来,“在这方面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