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综合新闻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9月11日 星期

舟山六横岛有个“教师村”


□本报通讯员 林上军 林海峰

刘生国

六横岛是舟山群岛中的第三大岛。在岛的中间,有一个叫梅峙的村落,近70年来,这个仅有327户人家、计1010多人的小村落,出了百余位教师。其中,有幼儿园教师,也有大学教授;有普通教师,也有在全国教育界享有盛誉的名师。

教师节前夕,笔者来到梅峙村,实地感受“教师村”浓浓的尊师重教之风。

从梅峙村的村史看出,该村不但设立过农民学校,还建过小学,现有1所幼儿园。出生于1939年的退休教师郭云保,有40年教龄,也是梅峙村教师文化的热心传播者。从1999年起,他和堂侄郭本立一起,花了整整10年时间,修编族谱,并整理出村里百余位教师的名单。

郭云保毕业于舟山中学,1955年回到六横教书,随后又辗转在佛渡岛、湖泥岛、悬山岛、青滨岛等地教书。仅在六横岛,他就有5所学校任教的经历。有一年,他在六横田岙小学代课,虽只教了3个月,但学生们一听他要离开,都纷纷从教室里跑出来挽留,拉着他不肯放手。至今,他仍记忆犹新。

他说,梅峙村向来有“崇文尚义、尊师重教、勤奋好学”的风气,代代相传,大家都感觉做教师很光荣。就他而言,前些年虽吃了很多苦,但看到培养出来的学生个个成才,感到很欣慰、很幸福。

年近60岁的教师胡海年也是梅峙村人。1987年,他从舟山师范学校毕业后不久就在六横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当教师,后任校长多年。他把办好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当作自己人生中最光荣、最自豪的事。胡海年介绍,近30年时间,由他们学校培训出来的各类技术人员在6万人次以上,有的还成了企业的技术骨干。

1977年恢复高考后,越来越多的梅峙人考上大学,走出海岛村庄。其中不少人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随便问一个人,其亲属中总有当教师的人。现任普陀广播电台副台长的刘红慈,此前任教多年,还当过一所海岛小学的校长。他说,当年之所以选择读师范学校,除了村里重教文化的熏陶外,还与族里亲戚有人教书有关。

郭佳宏是个70后,从双塘初级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中山大学,2006年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他还是中国逻辑学会副秘书长,主要从事逻辑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离不开教师的努力。”郭佳宏说,出生于“教师村”的他,很小就确立了成为一名教师的职业理想,求学路上一些恩师的言传身教,也坚定了他选择教师作为终身职业,促使他在工作岗位上不敢懈怠。

这里出去的人才,有著名医护工作者,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有发动民众捐献飞机的曾经的中共地下工作者,有经受78次战争洗礼的抗美援朝英雄,有任劳任怨照顾瘫痪父亲的孝敬女,有不计得失善行义举的老人,更有活跃在生产一线的许多能工巧匠。

梅峙村社区书记王满剏带笔者查看该村文化墙,只见墙上挂着很多优秀教师的图片介绍。他说,每到教师节,镇里都会举行教师座谈会,了解教师们反映的问题、困难,力所能及给予解决、帮扶。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梅花飘香,香远益清。梅峙村的百余位教师,个个可圈可点,他们为中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也书写着这个村庄浓墨重彩的文化遗存。尊师重教,教书育人,也改变着一个村落的文脉、风气。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