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教经纬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8月21日 星期

缘何是他们,站在了创新创业舞台中央


□本报记者 汪 恒

“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最近,习近平总书记给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大学生回信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强烈反响。创新创业、奋发有为的青春梦如何筑就?作为本届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选拔赛,“建行杯”第三届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也于近期落幕。记者采访了部分获奖团队,试图“解码”他们在实现创新创业梦想背后的“基因”。

厚植土壤,创新创业是场“接力赛”

两年前,赵星伦刚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时候还只是个对无人机略有兴趣的新生。大一下学期,他加入了学校的一个无人机研究团队。这个研究团队最早是由学校的研究生在2012年创办的,当时无人机尚属新鲜事物。几年里,大家逐渐从“玩”无人机过渡到“造”无人机,研究也从“如何让无人机飞起来”走向“如何让它飞得更稳定”。对无人机领域的研发就像接力棒一样,如今传到了赵星伦和他的同伴手中。在此次大赛中,他们的团队凭借“基于大数据的无人机自主飞行系统”这一项目拿到创意组金奖。成绩的取得,在赵星伦看来,是多年来研究团队技术积淀的必然结果。

创业学院建设是近几年我省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也正是因为在创业学院一个学期的学习经历,日语专业的宁波大学学生綦平平系统接触到了创业知识,进而在大三时开始了自己的第一次创业。学校贴心地给予了办公场地、指导教师等支持,还组织了路演和校外交流活动。尽管已毕业一年多,宁大毕业生徐鹏华仍对自己的创业导师俞金波深怀感激。“俞老师对我的帮助很大,总是能给出中肯、有效的建议,帮我把握方向,失意时鼓励,过于得意时也不忘及时泼冷水。”徐鹏华说。当年他曾对创业的结果忐忑不安,俞金波私底下半开玩笑说:“要是创业失败了,我的饭卡为你备着。”这次比赛,俞金波又继续成为徐鹏华所负责项目的指导教师。

温州医科大学2016届硕士毕业生陈航2009年开始自己组建科研团队,2013年注册公司。他见证了创新创业在高校方兴未艾的这几年。“学校提供的支持越来越多,各类创新创业比赛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创新创业氛围日益浓郁。”

磨砺意志,书写别样青春故事

26岁的徐鹏华为了创业,曾下过很大的决心:休学两年,还放弃了保研资格。4年的创业经历中,他曾因为社会经验不足,第一桶金被人骗走,也曾因为对公司架构不了解而碰上人事危机。种种失败却让徐鹏华越挫越强。他本次参赛项目“畜牧业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灵感就是来自之前项目中和牧民推广业务时的交流。相关公司成立于2015年,直到今年才赢来明显的盈利期。这中间,徐鹏华想了很多办法,靠外部合作等方法帮助公司熬过了资金链紧张的“寒冬期”。

这次比赛,徐鹏华和他的团队不仅获得了金奖,还通过答辩赢得了入驻杭州梦想小镇的金钥匙。徐鹏华把创业的这些日子形容为“跌跌撞撞的成长”,他说,他并不后悔当初休学创业的决定,同时对创业这件事有了更多理性的思考。

医学生陈航会走上创新创业的道路,和一段挫折的经历有关系:眼视光专业的他入学后不久被诊断为“双手先天性震颤”,无法成为一名眼科医生。之后,陈航没有沉浸在失望中,转而走上了专业科研的道路,他的科研团队从4个人逐渐发展到12个人。几年后,陈航研制的治疗仪获得天使投资,他以法人代表的身份在上海注册了公司。“当时要兼顾学业和公司,周末就不停地往返于上海和温州,这样忙碌的生活节奏持续了一段时间。”陈航回忆。

在一些人眼里,语言类专业的学生想要创业,可选的余地并不多。綦平平却从在线教育的兴起中发现了机遇。最早她只是想在线上通过加入社群提高对本专业的兴趣,之后留意到日语学习领域的各类细分需求,一步步发展到开拓语言学习的收费业务,并收获了20万名在线教育学员。在綦平平看来,创新创业并非是理工、经管等学科的专利,只要有心,处处是机会。

“创新创业并没有那么难。”赵星伦坦言,一开始自己的项目也不被人看好。“不要怕失败,在大学生活里多给自己一些试错的机会。”浙江海洋大学大一学生金海斌两个月前成为一家从事海水流体冰设备研发和销售创业公司的法人代表,他认为,创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就是对自己觉得有潜力、可改进的地方积极思考,不断做出尝试。

心系社会,向更好的明天前行

绍兴文理学院2012届毕业生、四川籍藏族青年张秀龙把自己首次创业的方向定在了公益性上。他和团队成员创办了结对类互联网平台格桑梅朵,重点帮扶四川藏族聚居区贫困儿童,以解决他们的教育问题。张秀龙说,“互联网+”给以往的扶贫带来了新的转机,一方面帮扶的面更广了,贫困儿童的情况能反馈得更加及时;另一方面,实现精准扶贫有了更多可能。该网络平台去年年底上线,如今已有一线志愿者300余人,累计发布了400余万元公益项目。

温医大学生骆美辰在创业中关注的是自闭症儿童和他们背后的家庭。最早她是在参与志愿者活动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据统计,我国自闭症儿童可能超过1000万。对于这些人来说,家长是永远的代言人和监护者。他们往往承受着经济、精神和社会等多重压力,特别需要支持。” 骆美辰和同学们把这个问题拓展成了一项社会调查,进行课题研究。去年,骆美辰觉得这样得到的社会反馈有限,决定进行公益性创业——搭建线上自闭症儿童家庭公益支持平台。现在,他们已经和温州当地的一家创业园签订了入驻协议。骆美辰此前的规划正在一步步落地。

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对于这些怀揣梦想的年轻人还只是一个开始。“参加创业大赛和真正开始创业还有一段距离。从技术创新过渡到创业也有一段路要走。”陈航说,创业者要保持冷静。徐鹏华说,初创业的学生要积极学习商业社会必需的各类知识。在离开校园前多找机会了解真实的企业环境,甚至去体验企业的管理类岗位。据统计,目前我省已有101所高校建立了创业学院。“创业导师培育工程”,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体系,创业园、孵化园和众创空间建设等各项举措都在一点点帮助创新创业者在未来的路上走得更加稳健,努力为他们打开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片空间。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