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前沿观察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17年6月21日 星期

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杭州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

研究员 项红专

日前,笔者受邀参加了杭州市上城区首届名师工作室的终结性评估工作,近距离考察了该区名师工作室的体系架构、工作机制、运营情况和建设成效,感触颇深。尤其让人印象深刻的是,该区运用系统思维,创新政策制度设计,把名师工作室建设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流动工作融为一体,增强了优质学校名师向普通学校流动的意愿,为名师成长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有效促进了普通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学科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谓一举数得。

当下,中小学名师培养一般采用两种模式,即院校模式和基地模式,前者组班委托高等院校或专业培训机构实施系统培训,后者则在中小学设立名师工作室(坊),成员一般10人左右,在名师(坊主)的引领和组织下开展培养培训,两者各有利弊。名师工作室模式以其实践导向、师徒传承、辐射面广等优势深受一线中小学教师的欢迎,已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近年来,各地名师工作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有星火燎原之势。但是,在表面繁荣的背后,名师工作室的发展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总体来看,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比较粗放,还有提升完善的空间。名师工作室转型升级,路在何方?

首先,需要专家的深度介入。现有的名师工作室均在实践场域进行,聚焦实践问题,以实践者培训实践者,提升教学实践能力为主。但是,也很容易滑入“唯实践主义”的泥潭,具体表现为名师工作室主题宽泛化、活动随意化、行为技术化、成果碎片化等。究其原因,不少名师工作室理论和实践疏离,既缺乏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探索,又没有实践基础上的理念提升。笔者认为,比较理想的名师工作室模式应该设立首席专家制,将专家嵌入其中,捆绑打包。专家人选可根据工作室的学科和人员特点而定。专家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工作室做好顶层设计、整体规划、理论指导和成果凝练等。专家起到“中介桥梁”的作用,帮助寻找并做实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中间地带”,可以有效提升工作室的水平和层次。

其次,主题的适切选择。不少名师工作室以开展常规的教研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教学技能训练为工作中心,给人感觉与一般教研组活动大同小异,充其量是一个跨学校的联合教研组,学术含量不高,研究成色不足。名师工作室应超越常规教研组的功能,以研究为旨趣,以研究型教师培养为导向,通过工作室的磨砺,促使教师从“技术熟练者”走向“反思性实践者”,“把每个教师引上进行研究的幸福之路”(苏霍姆林斯基)。名师工作室的活动开展应该是主题式和项目化,也就是说,围绕学科教育教学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精心选择工作室的活动主题或研究项目,通过大家共同学习和深入探究,以期获得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进而能够在更大范围内辐射推广,引领教育改革发展。名师工作室应成为区域教育教学研究的孵化器。

第三、文化的有效建构。文化是组织的灵魂。从本质上讲,名师工作室之间的差异是文化的差异。组织文化反映了组织成员的生活方式,是他们共享的意义世界。名师工作室作为一种学习型组织,应形成以开放、进取、民主、包容等为核心价值取向的组织文化,使得成员能够运用反思、探询、倾听、对话、讨论等技巧来共同学习和成长。名师工作室成立伊始,我们就应该引导其发动全体成员参与讨论,展开深度交流和智慧碰撞,以形成工作室的发展理念、发展愿景、制度规约以及标志标识等。因此,组织文化建设应是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应有之意,应纳入工作室的评估考核之中。

第四、评估的人文取向。作为一群教育人的一段有意义的人生旅程,对名师工作室的评估不仅是技术性的,更是人文性的。除常规的、必要的档案资料检查外,评估更要突出以人为本。我们应变“评估”为“展示”,借助于丰富多彩的载体和形式,立体的、鲜活的、全方位地展现工作室中教师的成长,不仅是专业的成长,还有精神的成长,如人生境界的提升、教育信仰的养成、心智模式的转变等;不仅是教师个人的成长,还有教师团队的成长;不仅是教师的成长,还有学生的成长。工作室回顾视频播放、成员的观点报告、讲述我的成长故事、分享我的成长经历、课堂教学观摩等都是比较好的呈现方式。评价的主体也应该是多元的,除专家外,还可以是学校领导、学科同事、教研员、任教学生等。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号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