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蒋冬梅)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冰冷的制度约束,还是温暖的情感联结?面对个性鲜明的学生群体,班主任应首先扮演“法官”还是“家人”?……这些不仅是教育理论中的经典之问,更是一线班主任每天都在面对的实践抉择。近日,桐乡市伯鸿学校将这些问题搬上了辩论赛的舞台。平日里深耕于班级的班主任们围绕“班级管理的核心是制度约束还是情感联结”这一辩题,展开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思想交锋。
赛场上,正方旗帜鲜明地提出,面对渴望关爱的学生,唯有以情感为基石才能实现温暖而有效的管理。反方则沉着应对,强调秩序与公平的基础性价值。“若学生因家庭变故屡次违纪,冰冷的制度是否只能机械惩罚?”“新班主任接班如何保证班级稳定?”在自由辩论环节,双方将班级管理中的一个个鲜活案例与两难抉择搬上赛场,将现场思辨推向高潮。“辩题落到工作中没有唯一的答案,但辩论这个过程督促我思考情、理、法的边界,思考如何陪伴每一个独特的学生成长。”参赛班主任朱思齐说。
“辩论不为决出胜负,而在越辩越明。”学校党委副书记朱费英介绍,这场辩论赛是学校博雅班主任成长营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成长营旨在创新形式,将班主任研修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思辨”,推动班主任深化对自身工作的认知,从而实现班级管理既有序又有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