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育叙事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10月10日 星期

做一个有故事、会讲故事的班主任


□朱永春

多年前,我有幸参加一个出国考察的研修班。有一堂课给我的印象特别深,还留下一张我靠墙专注听课的照片。

那堂课的主题是国际视野下学生的核心素养,但讲课的老教授突然话锋一转,让我们这群中国教师说说教师的核心素养应该是什么。

大家对学生的核心素养似乎都能谈出个子丑寅卯来,但论及教师自身的核心素养,显然没有充分思考,但还是有人给出了诸如“师德”“创新”“爱心”之类的答案。

我觉得这些答案太过笼统抽象,很想举手给出自己的答案——“会讲故事”。

长期的育人实践,让我慢慢养成了爱讲故事的习惯,讲故事也成为我当好班主任的绝招之一。但要把会讲故事当作答案,在国外的课堂上、在美国教授与中国同行的目光下亮出来,我感到有点底气不足。最终,我的手还是没敢举起来。

直到有一天,我读《人类简史》,看到作者尤瓦尔·赫拉利的一个说法: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是人会编故事。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我的育人理念提供了理论支持,让我感到特别欣慰。

后来,我知道了尤瓦尔·赫拉利是一个以色列人,而以色列有一则古老的寓言:讲的是“事实”曾与“故事”经过一个村庄,村民一见“事实”就对它吐口水,破口大骂,用棍棒驱赶;对“故事”却热烈欢迎,拿出好吃好喝的热情招待。“事实”把自己的遭遇哭诉给“故事”听,“故事”就把自己的漂亮外衣脱下来,借给他的朋友,让他再去造访该村。这回,穿着漂亮外衣的“事实”也得到村民的一致喜爱。

我曾带过一个比较活泼的班级。但不久任课教师便有了怨言,说班上的学生活跃过了头,上课时总有人随意插嘴,教师讲课或学生回答问题时经常被别人打断,课堂效率深受影响。

那天备课时,我特意把我的那张照片从电脑里找出来,放在数学课件的第一页。

上课了,学生们惊讶地看着这样一张照片:一个外国老教授在讲课,下面坐着一群中国学员在认真听讲,但有一个人例外,他背靠墙壁,站着听课。

照片上这个站在墙边的人,正是他们敬爱的班主任朱老师。学生们很吃惊,开始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你们叽里呱啦在说啥呀?”我佯装好奇。

“这该不会就是您上次去美国考察学习的照片吧?朱老师搞双标啊:对我们严格要求,自己当了学生却不遵守课堂纪律,被靠墙罚站。朱老师把脸丢到国外了。哈哈哈!”学生们一边说,一边不住地摇头。

我坦然承认,这张照片就是我在美国上课时领队随意拍摄的。“谁搞双标啦?别瞎扣帽子哦。”我装作很生气。

“大家都知道,朱老师的英语是所有数学教师中最棒的。在美国学习时,大学教授的课我都能直接听懂,根本不需要翻译。”

我娓娓道来,学生们安静地倾听。

“其实,我们研修班是配备翻译人员的,但有一个学员太好学,性子又急,不仅总想第一时间知道教授在讲什么,而且总喜欢与我讨论,于是他特爱坐在我的身边。虽然我们一直压低声音说话,但我毕竟学了多年的外语,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总感觉在美国的课堂上这样窃窃私语很不礼貌。”

我告诉学生,美国课堂有的方面很自由,比如学生不一定要正襟危坐,只要不影响他人,可以站着、趴着、席地而坐,甚至躺地板上听讲,而且还可以随时打断教师的讲话,发表自己的观点。

但人家的课堂为何没有乱哄哄的景象?这是因为,自由并非随心所欲,美国的学生想发言要先举手示意,待教师同意方能开口。课堂上不经教师同意就说话是非常无礼的行为,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我的那个同桌没学过外语,没有这方面的文化意识,国内的听课习惯一时又改不过来。

同时,我又怕老教授误解,以为我们不尊重他,或者中国学员听讲习惯不好。进退两难之际,我向同桌谎称:自己腰椎不好,不能久坐。我就这样借故离开座位,靠着墙壁听课。

“其实,我是多么希望像你们一样舒服地坐着听课啊,站一节课到底还是腰酸腿疼的。”故事的结尾,我又将话题拉回当下的课堂。

学生们专注地听完这个故事,我们开始上数学课。

那堂课学生仍很活跃,但课堂氛围有点不一样,再也没有出现七嘴八舌吵吵闹闹的景象。后来,其他教师反映,他们的课堂也有改观,学生发言前都会先举手。

有个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回到了那个美国教授探讨教师核心素养的课上。在其他学员给出各种答案后,我毫不犹豫地举手。我的答案与众不同,但无人嘲笑。

(作者为桐乡市第三中学教师、浙江省德育特级教师、浙江教育年度新闻人物、浙江省“春蚕奖”获得者)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