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5年9月12日 星期

AIGC技术驱动下的高职思政课程体系动态调整研究


●AIGC技术助力高职思政课程实现动态调整与策略创新,开辟个性化、智能化育人新路径。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白林淼

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正呈现出迅猛发展的态势。该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为高职思政教育尤其是课程体系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借助智能化内容更新、个性化学习路径构建、交互式教学方法应用及智能化评估反馈等手段,AIGC技术可推动教育创新、促进个性化学习、增强师生互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一、AIGC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指向

AIGC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价值体现在四个核心维度:一是推动教育创新,完善思政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二是促进个性化学习,依托AIGC技术精准分析学情,定制学习路径,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与实效性;三是增强师生互动,借助智能化平台实现师生实时交流,深化教学相长;四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整合优质资源,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共享。这些维度共同助力培养具有时代精神与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AIGC技术助力高职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优化方式

(一)定制智能化学习路径

AIGC技术的强大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可促进高职思政课程内容动态更新。AIGC技术通过追踪时事热点、行业动态及学生兴趣偏好,智能筛选、整合并推送最新且有关联性的思政素材,确保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吸引力。针对学生个体差异,依托LMS系统(学习管理系统)采集学习轨迹,以贝叶斯算法构建学生画像,动态生成涵盖必修模块(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选修专题(如工匠精神培育)的阶梯式学习方案,实现因材施教。

(二)构建交互式教学场景

AIGC技术推动高职思政课程教学方法从传统讲授向交互式、沉浸式转变,采用VR(虚拟现实)和AR(增强现实)等技术,学生可“亲历”历史事件,增强学习的直观性与参与感。AI还能支持师生在线讨论、小组合作等即时互动,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成效。

(三)实施精准化评估反馈

AIGC技术为高职思政课程的学习评估与反馈机制带来智能化升级。通过大数据分析与机器学习算法,能够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进度、掌握程度及学习态度,生成个性化学习报告,为学生提供精准的学习指导与改进建议。同时,智能化的反馈机制能够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程内容。

(四)推动跨学科深度融合

在AIGC技术支撑下,高职院校可形成思政课程体系动态演进机制。依托学生行为数据图谱、教师督导评价系统及产业人才需求监测网络,高职院校可打造覆盖课程全生命周期的反馈闭环。以就业市场人才素质模型演变为例,系统经岗位能力分析,自动生成课程模块更新方案。这一机制突破了传统学科壁垒,运用智能算法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要素的映射关系网络‌,达成价值塑造与技能传授的协同增效。此外,AIGC技术还能够支持跨学科融合,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例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课程,教师可以采用线上视频与线下讨论相结合、案例分析在线测试与同伴互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三、AIGC技术赋能高职思政课程体系建设的实施策略

针对思政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需求,高职院校应构建智能思政教育系统,重点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整合智能资源进行自适应学习;二是运用XR(扩展现实)技术等,构建多模态交互场景;三是优化全流程评价体系。

此外,为适应新时代高职教育需求,高职院校可开发“思政+专业”跨学科项目,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学习。这些项目应围绕社会热点、行业趋势等进行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团队协作与创新能力。在实施过程中,AIGC技术可在项目资源智能匹配、在线协作与进度跟踪、项目成果智能化评估与反馈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同时,高职院校可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导师参与项目指导和评价,以此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

为增强思政教育的吸引力,高职院校还可搭建思政“微证书”认证体系。学生能够依据自身兴趣爱好和未来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课程组合。AIGC技术在课程内容智能规划、学习进程实时监测、考核评估智能化操作等环节发挥核心作用。例如,借助在线学习平台,学生可以自主学习、相互交流,在完成相应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后,可获得思政“微证书”认证。高职院校还应积极与企业、行业协会开展合作,将思政“微证书”纳入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优势。

四、搭建高职思政教育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在高职思政教育领域,构建由AIGC技术赋能的大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对学生学习数据、课程反馈状况、教学成效等多维度信息进行汇聚、梳理和剖析,能够为教师的科学决策提供有效依据。系统借助AIGC技术实施数据清洗与前期处理工作,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运用大数据分析手段,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深度挖掘潜藏于数据中的学习规律和发展趋势,为课程内容的完善、教学方式的革新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可搭建可视化报告系统,为教师输出直观、易懂的数据报告。教师可借助该系统,更精确地洞察学生的学习需求与动态变化,进而制定出更具科学性、合理性的教学策略。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