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理论研究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4年9月27日 星期

探究乡村寄宿制小学学生厌学情绪的解决策略


●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归属感有助于改善寄宿制学校学生的厌学情绪。

□桐庐县分水实验小学 赖仙猛

桐庐县分水实验小学是一所是由5所小微学校合并而成的乡村全寄宿制小学。近3年,学校多名寄宿生因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因素出现厌学情绪。长期厌学不仅会损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还会影响他们与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削弱其适应社会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一、寄宿制小学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因素

学校许多班主任反映,大量寄宿生出现了负面情绪的问题,其中哭闹问题尤为突出。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一)学生远离家人,感到焦虑不安

过去,学生每天放学后都能与家人团聚,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他们享受着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由家长打理。但现在,他们需要自己处理一切事务,每周只能回家一次,这种变化导致他们缺乏心理安全感。

(二)学生身处陌生环境,感到无助

刚到学校时,学生发现新学校比他们之前的学校要大得多,也陌生得多,这让他们不敢随意探索或玩耍。面对不熟悉的同学,他们虽然渴望交流,但又担心被拒绝,这种焦虑和无助感只能通过哭泣来表达。

(三)学生孤独焦虑,缺乏玩伴

进入新学校后,他们发现自己的旧同伴被分到了不同的班级,而在新班级中,他们又难以迅速找到新的玩伴。这种孤独感和缺乏归属感让他们在新环境中感到格格不入,内心觉得孤单。

二、寄宿制小学学生厌学情绪的解决策略

(一)活动激趣,找到归属

为了让寄宿生融入班级,热爱集体,并把自己视为班级的一部分,教师可以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归属感。体育活动是展示学生合作精神的绝佳平台。在运动会上,无论是参赛的运动员还是在场边加油的啦啦队成员,每个人都在为班级全力付出。团体项目如接力赛、八字跳绳、拔河等更是将班级凝聚成一个紧密的整体。当班级在比赛中获奖时,学生的欢呼声和笑脸都充分表达了他们对班级的深厚情感和归属感。

参与运动会和其他集体活动,能够使寄宿生在学校感受到家的温暖。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他的教育效果越大。”这表明,当教育以自然和生活化的方式呈现时,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并产生长远影响。这些活动正是以这种方式,潜移默化地对寄宿生进行教育,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学习动力,让他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找到归属感。

(二)趣味阅读,徜徉书海

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引导。教师应激发寄宿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引导他们进行快乐阅读,汲取所需知识。教师可以通过树立班级典范,借助朋辈榜样的力量,培养起寄宿生稳定而持久的阅读习惯,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爱。如今,阅读已成为学校寄宿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乐于在闲暇时阅读并分享心得,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三)关爱谈心,克服障碍

针对寄宿生产生厌学情绪的问题,笔者认识到其根源多在于心理障碍。为克服这些障碍,笔者采取了关爱谈心的方法,在课后倾听寄宿生诉说他们的烦恼。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认为,人类最深的需求是赞美和期待,是渴望别人的关怀。对于寄宿生来说,他们生活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度过,学校就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因此,教师还应在思想和行动上关爱他们,为他们营造一个快乐、宽松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逐步矫正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更好地融入集体。

(四)激发兴趣,树立自信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都需要归属和爱,希望与他人建立感情联系。在教育教学中,要让寄宿生找到归属感,帮助他们树立自信,激发学习兴趣。寄宿生更期待多样性和个性化的学校生活,单一的学习模式容易让他们感到厌倦。为此,学校提供了多样化的校园活动,如下棋、乒乓球、羽毛球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喜欢的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寄宿生不仅感受到快乐,还培养了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实施上述这些措施,学校的寄宿生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变得更加阳光开朗。同时,他们的学习习惯也得到改善,学习兴趣日益浓厚,学习成绩不断提高,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