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 紫金港小学 蔡文辉
那年交接工作时,前班主任提醒我,班里有个长得虎头虎脑、屁股坐不住、精力旺盛易冲动的男孩小E,学生们都叫他“跳跳虎”。
开学第一周,我留心观察小E的举动:课堂上东摸西摸,小动作一刻不停;做作业时边做边玩,注意力不能集中。
我把他的位置调到离讲台最近的“第一桌”,时不时用眼神、手势提醒他,可收效甚微。
“都怪他,我们班又是最后一名。”学生愤愤道。
班级接力赛,小E再一次因东张西望而掉棒,使班级错失奖杯。
我趁他帮大家运课间餐的机会,跟他聊聊:“你相信魔法吗?我给你准备了一件宝物。”
小E睁大了眼睛。
“在你面前有一把神奇的尺子,很满意是10分,很不满意是0分,你给自己打几分?”我借用积极心理学中的“焦点解决”思维,不过分纠缠发生问题的原因,用直观赋分的方式引导他“看见”自己。
他皱了皱眉头:“打3分。”他支吾着找出热爱班级、乐于助人、爱跑步这几点,让我看到了我未了解的一些方面。
“如果你努力进步,要争取打几分?”
“5分。”他眼里闪着光。
“要做到哪些,可以得到这2分?”
“小动作少一点,注意力集中一点……但我做不到。”小E沮丧的样子让人心疼。
“你找到了进步的方向,为你点赞。那我再送你一件宝物,教室‘积极暂停角’有一把瑜伽球椅,作为你的专属座椅怎么样?”
“好。”他颇有兴致。
瑜伽球椅坐上去摇晃不定,需要身体时刻调动肌肉,保持平衡,而这种肌肉的运动既能满足他好动的特质,又使他提升注意力。
有了专属座椅的帮助,小E开始锻炼坐稳的定力。
两周后,我上门家访。一进门,小E的妈妈就诉苦:“孩子做作业必须得我坐在旁边紧盯着才行。”
长期的陪伴换来的却是孩子毫无长进,她已失望透顶。我忙安慰她,让她相信,事情会有转机。我给她看小E坐在瑜伽球椅上专注听讲的视频,她难以置信,激动地握紧我的手,反复表达惊喜。于是,我建议家里也购置一把瑜伽球椅。
我和家长探讨,如何聚焦未来的“焦点”,用正向思维的方式,帮助小E形成专注力。
除此之外,我拿出提前准备好的礼物:一条送给小E的私人定制小毛巾,上面写着“魔力小毛巾,小E一定行”。小E对小毛巾感到新奇,随即和我一起协商,制作“小E up up表”,约定完成创意家务作业——每天“爬行式”擦地板30分钟。
原本枯燥的家务劳动,因为融入有趣的训练动作,再加上有效的评价和激励,使得小E既有兴趣又有信心去完成。
这场深度赋能的连接,带来小E向好的发展,每天的身体锻炼和个性化家务从不缺席,班级“点赞榜”属于他的点赞多了起来……
可是,有一天,小E又变回了“跳跳虎”。坐在他周围的几个学生前来报告,小E上课不时挥拳碎念:“就我什么都帮不上,最没用。”还在班级《流动晴雨本》上留了句:“狂风暴雨!我不想坐这破球上,我要扎破它。”
从大家焦急的眼神里,我能感受到学生们也很想帮助他。于是,我们商量着合伙演一出戏。
借“保护我的‘视’界”班会,当进行到“时间管理师”岗位招募时,大伙儿互相对视,一致邀请小E来担任。这个岗位的任务是在每节课上到20分钟时提醒教师,让全班学生暂停上课,一齐向窗外远眺。
学生们的热情感染了小E,他羞涩地点点头接受了。
课后,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帮他想计时的好办法。比如,用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先以专注2分钟为周期,画满10次时,提醒教师暂停上课;两周后专注周期改为4分钟,一个月后改为6分钟……
小E刚上任时,经常需要同桌给他递暗号,慢慢地,同桌提醒他的次数越来越少,他专注的周期越来越长。后来,学生们纷纷赞叹他的计时精准。在大家的一致认可下,5年来小E第一次被评为“一月之星”。
那天,小E已能以12分钟为专注周期,不料因某事而大怒:“我就是好不了。”
我抱住沮丧大哭的他安慰:“进步就是优秀,你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我们都很佩服你呢。”我猜,12分钟已是他目前专注的极限,但他对自己的要求已经远远超额了。
我邀请他到校园竹林一角冥想、交流,没想到他居然提出要把他最珍贵的生日礼物——音箱带来学校,午间为大家放冥想音乐。
现在,每逢午休,音箱一放音乐,全班进入心流状态,练习腹式呼吸,更多的学生通过磨炼心性,培养长时间集中精神的能力。
最让人欣喜的是:在此过程中,小E多次成了示范生,还获得了“五好学生”荣誉;班级也像被施了魔法,课堂表现获得好评,喜提区级先进班集体称号。
作为班主任的我,用放大镜看优点,用望远镜看未来;而小E积累每一个小小的正向改变,最终创造出成长的奇迹。
●点评:
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是较为常见的现象,蔡老师在察觉学生小E的状况后,没有草率地给他贴标签,而是挖掘学生、家长及班集体中已有的资源,运用积极心理学中的“焦点解决”思维,以正向的、普适性的、循序渐进的做法,激发小E的潜能,进而提升他的注意力。比如,通过“焦点”刻度化直观赋分的方式,让小E清晰地“看见”自己;在教室里配备瑜伽球椅,帮助小E在生理上放松身心;联动家长的力量,将家务劳动与特殊的动作相结合训练小E;还借助班级学生的力量,让小E有机会在“时间管理师”这一岗位挑战自我,服务他人;最后,运用脑科学知识,通过冥想练习来提升小E及全班学生的专注能力。对于学生遇到的任何情况,教师不应过分纠结于事情发生的原因,而是将目光聚焦在“如何解决才能更好”上,秉持“焦点解决”的正向思维,灵活运用学生现有的资源,给予他们挑战的机会,相信他们有能力去解决。那么,正像蔡老师所说,一系列微小的“焦点”改变,必定会引发学生在其个体系统上的巨大改变。
(点评者:杭州师范大学 周 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