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方佳佳)2月21日,浙江省启动中学生英才计划扩面提质工作。
据了解,2013年起,中国科协、教育部共同开展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计划,旨在选拔一批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高中生走进大学,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5个自然科学基础学科领域的著名科学家指导下,参加为期一年的科学研究、学术研讨和科研实践,进而发现一批具有学科特长、创新潜质的优秀中学生。作为首批实施省份,浙江实施英才计划已逾10年,有400余名高中生参与培养。
由省科协会同省教育厅成立的中学生英才计划浙江省管理办公室,对2013年至2021年参与项目的浙江学生进行了梳理和重点追踪访谈。统计显示,279名学生中有74%进入“双一流”高校,约50%进入“C9高校”,这些学生本科阶段多数选择在中学生英才计划参与的学科领域继续深造,成为我国科研后备力量。
据悉,浙江省中学生英才计划扩面提质后,2024年,在浙江大学作为全国项目培养高校的基础上,新增西湖大学、温州医科大学、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西北工业大学宁波研究院、国科温州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作为省级项目首批培养单位,面向全省县域高中开展后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2024年,共有83名导师参与首批培养,培养学科范围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和工程技术;共有11个设区市78个县(市、区)141所普通高中、千余名高中生参与遴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