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吴笑鸣)日前,2023世界温州人大会“她力量 致未来”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交流会上发布了温州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指数。该指数通过科学定量,监测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水平,为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提供了“标尺”。
随着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迭代升级,如何全面提升孩子们的幸福感是温州一直在思考的课题。温州在国家规定的社会政策友好、公共服务友好、权利保障友好、成长空间友好、发展环境友好“五大友好”基础上,把具有温州特色的儿童产业友好,以及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满意度纳入考评维度,从这3个维度创新构建儿童友好城市发展指数。
这把“标尺”怎么用?据悉,指数按照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建设要求,立足该市发展实际,设定具有代表性和操作性的22个领域98项具体指标。以成长空间友好为例,该项工作主要呈现宜动、宜居、宜学、宜乐、宜游空间环境配置等情况,指标涵盖公共空间、交通出行、人文参与、自然生态4个领域。
除客观指标外,指数还设置了衡量儿童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的主观指标。例如:发展环境友好重点聚焦家庭环境、文化环境、儿童食品安全保障、网络安全环境构建等情况;儿童产业友好结合温州本土特色,涉及产业业态建构、产业品牌升级、文旅产业创新等领域的指标。
“指数兼顾全市通用性和地方差异性,不仅可以纵向量比自己,还可以横向对比其他城市。同时指数还分设了约束性指标和引导性指标,确保测量的科学精准。”负责该指数编制的浙江工商大学教授章上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