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林埭中心小学 吴雅雷
“嘀嘀嘀”手机微信来消息了,我看到班级群里浩浩妈妈赫然发了一大段文字,讲的是给浩浩新买的竖笛不见了,以及浩浩是如何喜欢这支竖笛。
几个家长的留言也说孩子经常在学校丢东西,比如给孩子带一大把铅笔去学校,回家一支也没有了。
有的家长甚至指名道姓,说某个学生拿了他家孩子的卷笔机,至今未还……
看到如此多的投诉,我真是感到头大,急忙与浩浩妈私聊“竖笛是什么时候不见的?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告诉我?”言下之意:事情过去那么多天,东西找不找得回来全凭运气,为自己留了一条后路。
第二天,我在班级里问起此事,学生们纷纷表示自己没有拿。有学生说乐乐动过浩浩的竖笛,我就让乐乐把他的竖笛拿来给我看看。
乐乐欣欣然拿了过来,我一看,竖笛上分明有贴着“乐乐”二字的标签。
我让浩浩来认,浩浩说,他丢失的竖笛款式比较少见,跟这个一模一样,只是这个有写着乐乐名字的贴纸。
因为乐乐曾经拿过别人的东西,而且有好几个人证,我心中大概有了点数。
我问乐乐:“这笛子是哪里来的?”
他一口咬定是自己买的。
我一副不相信的表情:“马上要放学了,待会你奶奶来了,我要问问她。”
乐乐急忙改口:“是爸爸妈妈给我买的。”
乐乐的父母几乎不来学校,估计乐乐觉得我碰不到他们。可是他忘记了重要的一点:现在是信息时代。我说:“我有你爸爸妈妈的电话号码,我现在就可以打电话问问。”
乐乐又说:“是上六年级的姐姐给他的。”
如此一再反复,我已完全认定了。
我让乐乐看走廊上的摄像头,还有教室里的火灾报警器。它们都被我说成是高科技360度全景监控设备。“我只要到门卫室里调出视频,就什么都知道了。”
我说:“但吴老师不想去看,还想给你一个机会。只要你做诚实的孩子,吴老师照样喜欢你。”
好小子还是咬牙不说,如此沉稳淡定,逼得我拿出撒手锏:“再给你一分钟,请你说实话,不然我只能让校长来处理了,如果查实,你可能连书都不能读了。”
乐乐的最后一道防线被攻破,他眼圈红红的,说:“竖笛放在我的桌子里,我以为是人家送我的。”
即使是二年级的学生,也知道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是不光彩的。既然他给自己编了这么一个堂而皇之的理由。我姑且将它当作真话,顺势道:“估计是浩浩自己粗心落在你这里,忘记拿了,是吧?”
“是啊!是啊!”他按我的话,顺梯子下来了。
但作为一个班主任,我的目的并不仅仅是这一根竖笛,而是要他改正不随便拿别人东西的坏习惯。
见他流泪了,我语重心长地说:“乐乐,你把人家不小心放在你桌子里的东西归为己有。你知道那位小朋友有多着急吗?如果你最喜欢的东西不见了,你会怎么办?”
乐乐经过换位思考后说:“他一定会很难过,拼命去找,还可能会被爸爸妈妈骂。”
“是啊!我们班的同学就像一家人一样,你愿意因为自己的原因让他痛苦难过、被他的爸爸妈妈责备吗?”
“不愿意。”
“那现在我们该怎么办啊?”
乐乐心领神会,拿着竖笛向浩浩走去……
然而此事并未完结,群里的家长们正翘首以待,看教师会如何处理。
我在群里告知家长事情处理结果:浩浩的竖笛已经找到。可能竖笛掉在地上,不知被哪个学生捡起后顺手放在别人的桌子里。桌子的主人没有第一时间发现,这才闹出误会。
我还晒出图片:一大堆捡到的学习用品,家长们纷纷认领。我趁势让家长注意帮助孩子养成收纳、整理的好习惯,买学习用品尽量不跟别人重样,并在物品上贴上名字贴,等等。
我私下跟乐乐的家长联系,让家长关注孩子的这一坏习惯,及早纠正,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
经过一番努力化解,这起“案件”变成了习惯培养的宣讲活动,化尴尬为祥和。幸好没有给家长留下“班风糟糕”的印象,不然以后开展工作就困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