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教师周刊·教育随笔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2年6月24日 星期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 中心小学 张晓霞

小王是很有个性的小姑娘,上课从不举手发言,作业拖欠,下课不和同学们玩,总是一个人默默地画着画。和她谈心,谈她的画,把她偶尔认真做的作业张贴起来,各种鼓励都没有用。

她不仅沉默不语,而且一副见怪不怪的样子,总是用轻蔑的眼神看教师,仿佛在说:“看你们还有什么招。”

确实没有招。这不,疫情来了,学校停课,上起了网课。她更是从不参与网课,当然也不做任何作业。

我打电话给她父母,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说一直都想管,但跟孩子离得这么远,管不了。

她和爷爷奶奶住,我打电话给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直言:“这孩子,说一句,她会顶三句,还是和睦相处吧。”

打电话给小王本人,被她直接就挂断了。

最后一招“曲线救国”,我联系与她同村的学生,又联系村里的干部,希望他们能在防疫政策允许范围内去看看她、劝劝她。

一周过去,一切努力都白费了,好几门学科的教师都说,在网课屏幕上没有发现她。

可我知道她就在那儿,在那座大山里,可是因为封村,我走不进大山的深处,正如我走不进她的内心。

我还能干点什么?我想起禅意小故事里讲的——山不过来,我就过去。

我每天整理网课视频、作业难点讲解视频,又把每节课的知识点整理成文档,附上一句鼓励的话,单独通过钉钉发给她。

一天过去了,钉钉显示信息未读,两天过去了,还是未读。

又过了几天,终于显示已读,但她没有任何反馈。

好歹,我来到“山”的面前了。

“我知道你能看见,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你,你也不要放弃自己哦!”我在钉钉上留言。

“好的,张老师。”她竟然回复了。

我如获至宝,赶紧加了一句:“心里有什么话,可以找老师聊聊,老师愿意当你的树洞。”

“张老师,你这话说得真伟大。”这次小王秒回。

“伟大?”小王是在讥讽我?

我没多想,回了她一大段话:“我不觉得我是个伟大的人。只是已经和你相遇,我不想无动于衷地看着你,只想伸出手,做你人生路上的一阵暖风、一抹阳光、一块路牌、一滴及时雨,或者一块垫脚石。也许这些说法都不太恰当。我想说的是,多年后想起你,我会没有遗憾,我做了一个教师该做的,就算是为我自己做的。”

小王默默地出现在网课上。

复课的那段时间,需要上传学生本人及同住人核酸证明、健康码、行程码等,很多家长稀里糊涂,需要教师反复打电话确认。

小王却利利索索地完成了,我表扬她:“真快,不错。”

她回了两个字母“hh”,又加一句“基本都是我自己弄的”。小小的骄傲溢于言表。这座沉默的山开始主动向我打招呼了。

心理学的“多看效应”表明,人们对越熟悉的事物越有好感。回校后,我坚持每周给她送上鼓励。

慢慢地,她不再拖欠作业,不懂的会主动问,还敢拉着同学来办公室借“姨妈巾”。最重要的是,和我交流时她的眼神里不再有不信任,坦然而又清澈,心里的事也能向我透露。

这周,科学教师说:“那个不上网课的小王,近段时间变化很大,态度也积极许多。其实,成绩倒是其次,有这样的态度,以后进入社会也不会差。”

转眼,五年级就结束了。这几天,小王问了我一个问题:“老师,我想努力,但感觉就是没有努力的动力。”

动力?小王竟然愿意寻找向前的动力!这意味着,“山”不仅来到我的面前,它还想要自己动起来。

“山不过来,我就过去”的禅理是让我们换一个角度解决问题。在教育中,我动,最终能让“山”变得更主动。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