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5月24日 星期

让每颗“石榴籽”都熠熠生光
浙海大积极引导师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本报讯(通讯员 王利明)日前,一场庆祝建党百年的快闪活动在浙江海洋大学上演,数百名学生放声高歌,感受着喜庆的氛围。人群中,几名身穿民族服装的学生异常亮眼,他们是来自学校“同心社”的少数民族学生代表。

“能参加这样的活动很激动,今天唱的歌曲是才旦卓玛老师演唱过的《唱支山歌给党听》,感觉特别亲切。”白玛央宗是2020年考入浙海大的藏族学生,藏族人特有的嗓音天赋让她很快被学校合唱团发现,成了团里的领唱。“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尝试了民族唱法,发现自己的音域挺宽的。”就这样,合唱团成了白玛央宗课余时间最喜欢去的地方,跟着大伙儿,她已经完成了4场大型演出。

据了解,浙海大现有少数民族学生493人,占学生总数的4%左右。为加强他们的专业素质培养,激发爱国热情,学校组建了少数民族学生社团“同心社”,聘请了校内外有文化、艺术特长的教师担任指导教师。“我们举办了少数民族演讲赛、服装秀、趣味运动会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被关注、被需要,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指导教师陶芳芝参与了社团的大部分工作,每当看到学生参与活动时的笑脸,她都觉得很满足。

校园活动丰富了少数民族学生的课余生活,但他们在日常学习上还是有不少的困扰。“太难了!”入学后,高等数学是白玛央宗遇到的最大难题。由于基础较差,尽管她非常努力地想要跟上教师上课的节奏,但依然不奏效。“我们安排了学生党员与她结对帮扶,还请数学老师给她辅导。”白玛央宗所在的食品与药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王旭明对她倾注了很多精力,希望能帮助她把学习赶上来。

学校离退休第四党支部教师沈慧君拥有丰富的《语言表达与口才》教学经验。在听课期间,她发现一些少数民族师范生的普通话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不甚理想。为此,沈慧君组织师范类专业退休的普通话、外语等专业教师,与学校20多名师范专业的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帮扶。“交流中,学生们表达了毕业后回家乡教育更多孩子走出大山的想法,更加让我们觉得这项工作意义重大。”

“不让一个学生掉队是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重点。”在学校统战部教师胡志刚看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共同进步是学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最朴素的愿望,“不但是学习成绩,还要在社会交际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多方面加以锻炼”。从一对一结对帮扶,到开设丰富的专属活动;从改善各类条件,到给予定制化的人文关爱……学校创造的这些条件,都让少数民族学生有种被“宠”着的感觉。

近年来,浙海大明确了“政治同向”“活动同台”“生活同行”“事业同步”的民族团结四“同”工作理念,不断筑牢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根基,厚植民族团结进步的文化土壤,结紧民族团结进步的情感纽带,增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发展动能,先后获得“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重点培养单位”“浙江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成为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一个样板。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