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高等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5月24日 星期

打破导师测评“唯论文”是破冰之举


□胡欣红

最近,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两位青年研究生导师很兴奋,因为在学校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量化测评中,他们分别荣获理工类、人文经管类全校第一名,从而获得了明年各自多带1~2名研究生的专项奖励。在研究生教育从“量变”到“质变”的大背景下,杭电推行的“导师指导能力量化测评”改革,迅速引发了国内高教界的热议。

作为研究生的学术领路人,导师无疑在研究生的培养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令人遗憾的是,对于决定研究生“命运”的导师,很多高校在管理上比较粗放,难以有效督促导师充分发挥育人作用。更有甚者,一些无良导师利用职权逼迫研究生为其“打工”,教师变“老板”、学生成“学徒”和“科研苦力”,这种不正常的师生关系饱受诟病。

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敬业爱生固然是导师队伍的主流,但隔三岔五传出的导师“压榨”学生事件,却严重败坏了导师的整体声誉。良好的师生关系,既有赖于切实提升导师的师德师风,更需要抓住评价这个“牛鼻子”,在机制建设上动脑筋。因此,如何客观量化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是当前高校研究生管理的一项迫切工作,直接关乎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在这方面,杭电推行的“导师指导能力量化测评”改革,无疑作出了有益的探索尝试。

具体而言,杭电把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评价主要落脚到其所指导的研究生综合表现上。评价体系包括学位论文质量、研究生第一作者科技成果、研究生荣誉称号、研究生科研实践、国际化5个一级量化正面指标和学术及行为规范1个负面指标。其中,5个一级正面指标对应的权重分别为30%、25%、15%、15%和15%。而学术及行为规范考核的是研究生和导师,实行一票否决制。

“唯论文”是高校的一大顽瘴痼疾,高校对导师的考核也概莫能外:过分侧重于课题、项目、经费和论文等科研方面,教授异化为“经费教授”“课题教授”;对研究生的评价,也“一杆尺子量到底”,同样以论文论英雄。

导师制的主旨本来是要求导师对学生的培养质量负责,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学习、研究,在导师的引领启迪下,“点燃”激发学生的潜能。老师“携”学生、学生“和”老师攻坚科研才是健康理想的师生关系。但在不合理的评价机制下,不少导师忙于自己的“科研”,无暇指导,而学生自然就成了被某些人可以“利用”的资源,师生关系发生了异化。

正是看到这样的积弊,杭电出台鲜明多元的导师指导能力评价指标,凸显了打破“唯论文”的导向,体现了对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复合评价和对研究生导师指导能力的综合评价,推动导师从“用研究生”到“育研究生”理念的转变,是导师评价的一种积极转型。诚如专家所言,此举丰富了研究生培养的内涵,以此倒逼导师给学生更多元、创新的发展空间,有助于克服“导师研究生关系紧张”问题,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共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评价机制涉及方方面面的问题,很难一蹴而就。校情不同,对导师的评价也不能依样画葫芦。如何根据校情建设科学的评价机制,进一步优化和提升量化指标,依然大有文章可做。杭电的改革,只是率先破冰,更有待其他高校后续发力。


上一篇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