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基础教育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3月17日 星期

江德申:培养更多优秀学子反哺农村


“生物课上的‘疑难杂症’,就找江老师!”一进入新学期,杭州市临安区昌化中学教师江德申的办公桌前又热闹了起来。在该校,但凡遇到生物学科的教学难题,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身为学科带头人的他。从教36年,该校目前所有在岗的生物教师都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徒弟。

1985年,江德申毕业于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西溪校区)生物系,当学校邀请他留校发展时,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回到老家临安。“在我读书时,昌化中学的老师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异乡人,他们坚守农村的敬业精神令我十分感动。大学毕业后,我看到母校急缺老师,一心就想回到家乡。”作为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江德申回到昌化中学工作的原因之一就是,培养更多优秀的农村孩子,将来学成后回报母校。

江德申回忆,初到昌化中学工作时,自己面对的是初、高中共6个年级只有3名生物教师的窘境。“当时,学校非常缺教师,我一个人要教4个年级。一到课间,我就跑到办公室换一个教案,再冲到下一个班级。”他说,这样的困境一直持续到2002年才得以缓解,学校扩招,新进了不少教师。

在那段忙碌的岁月里,江德申依然挤出时间研究教育教学,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江老师的课一点儿也不枯燥,他会利用有趣的实验和生活中的事例来讲解。”这是学生们对他的课堂的印象。多年来,他在教育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教学法,努力做到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

在江德申心里,学生比什么都重要。2007年5月,执教高三生物的江德申胆囊炎发作,但他足足熬了一个月,等学生高考结束后才安心去医院接受手术治疗。4个月后,急性阑尾炎又使他不得不住进了医院。然而,手术结束没几天,他又站上了讲台,因为新一届高三的教学需要他。“学生不能耽搁,教学工作不能耽搁。”他说。即便是在去年疫情居家办公期间,他也心系教学工作,一边跟着年轻教师学习如何上网课,一边戴着老花镜给学生们批改线上作业。

除了深耕教学一线,他自工作起便担任了男生生活指导老师,并在男生宿舍楼住了整整5年。“那时候学校没有宿管人员,因此我不仅要承担一个星期20多节生物课,还要负责管理一整幢宿舍楼男生的生活和卫生情况。”江德申清晰地记得,30多年前学校的住宿条件很艰苦,他在这样的环境下不取分文报酬,默默地为五六百名住校生付出。据学校教师回忆,有一名住校生因身体原因偶尔会尿床,出于自尊,他不希望被其他同学发现。江德申了解情况后,特地把这名学生安排在下铺,并和他约定,如果哪天早上发现被子湿了,就在折被子时留下一个暗号,“等其他同学去上课了,我就在检查寝室时把被子晒一晒”。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江德申总是笑呵呵地说,这些不过是自己的“分内事”。多年后,不需要再做生活指导老师的他时常主动请缨,担任班主任工作。“班里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前些年,他带的班上有学生患了心脏病,急需手术治疗。令他揪心的是,这名学生家境贫困,家中还有一个患脑瘫的哥哥,根本承受不了高额的医疗费用。了解情况后,江德申在学校发动捐款,并联系医院争取减免了部分医疗费用。学生康复回校后,一家人特意来到学校,对他说了一句话:“江老师,你就是我们的亲人!”这一声感谢,让江德申觉得,这就是他多年扎根农村学校的价值所在。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