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教师周刊·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上一篇
2021年1月29日 星期

利用“邀请物”提升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实践研究


□浙江师范大学幼儿教育集团 包丹丹

自主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大班幼儿学习的重要方式。依据大班幼儿探究的特点和能力,教师利用“邀请物”,并通过“茅庐三顾”的策略激发大班幼儿进行自主探究:1.“茅庐一顾”,多样化刺激物的并列呈现,激发自主研究的好奇心;2.“茅庐二顾”,标准性目标物的层次抛出,构建自主研究的思维力;3.“茅庐三顾”,代表性击破物的逐个排查,形成自主探究的行动力。教师在“三顾”阶段通过有层次地抛出“邀请物”,最终让幼儿形成“却之不恭”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行为,有效提高其探究能力。

一、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所谓自主探究,就是引导幼儿按照一定的科学思维程序,积极主动地进行探索学习的行为过程,也包括其体验探究过程中的心理感受。

经过大量的观察和访谈,我们发现大班幼儿虽然有了初步的探究欲望和意识,但由于高结构引发材料的频繁使用和低结构引发材料的简单呈现,幼儿在游戏中往往缺乏探究的深度,且难以保持连续探究的良好状态。

针对以上问题,幼儿园需要建构具有“吸引力”的环境,这个环境中要有丰富的物质材料及可以建立温暖关系的心理环境,让幼儿能够在亲身感知、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中去建构自己的知识。

在本文中,“茅庐三顾”即指教师通过抛出三种不同层级的“邀请物”来引领幼儿一次又一次地递进式沉浸探究活动,最终促进大班幼儿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却之不恭”是指幼儿在教师不同“邀请物”的助推下,形成无法拒绝的心理,其活动由被动投入到积极投入,进而形成自主探究的良性循环状态。

通过抛出有层次的“邀请物”,构建“茅庐三顾, 却之不恭”的多维支持策略,幼儿在探究活动中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和假设、动手操作与记录、表达与交流,并通过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保持探究兴趣,提升探究行为。

二、利用“邀请物”提升大班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实施路径

(一)“茅庐一顾”:多样化刺激物的并列呈现,激发自主研究的好奇心

“一顾”即教师通过多样化刺激物来打开孩子们好奇的大门,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热情,提出问题和猜想,形成初步的研究方案。

1.“主—辅—填”三层级的材料构建材料库

材料库是引发大班幼儿参与自主探究活动的基础。教师应该提供开放性的、低结构的、可供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决定如何去玩的材料。通过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品种太多的开放性材料会让幼儿有选择的障碍,为此,我们“做减法”,主要提供一种同类型的材料作为主材料,再提供少量的辅助性材料,以及在活动过程中进行及时性增添的填充材料。

2.多维度的图片素材形成参考图

参考图是激发孩子探究欲望的桥梁,是材料和想法进行联结的媒介。一般在新材料投放的初期,我们会提供大量的参考图,唤起幼儿的已有经验。参考图提供的原则是:(1)符合幼儿最近发展区;(2)提供多元化图片元素;(3)基于男女性别差异。

3.视觉冲突的成品作为模仿物

成品物的呈现是材料和想法进行联结的另一种方式,其比参考图更直观,符合幼儿学习模仿的特性。成品物呈现要注意大小不一,要给幼儿一定的视觉冲击,这样能更有效地吸引幼儿参与探究,也可以给予幼儿不同维度的思考,拓宽思维的广度。

4.有效的师幼互动成为引发剂

除了外在环境的引领,教师还要通过有魅力的师幼互动来激发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可能是有效的提问引发,也可能是积极的语言暗示,还可能是有目标的任务布置等。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性格和年龄特点,选择不同的策略进行引发。

(二)“茅庐二顾”:标准性目标物的层次抛出,构建自主研究的思维力

“二顾”阶段是幼儿搭建研究的框架及思维建模的过程,这是承上启下的一个部分,也是幼儿进行自主持续性探究的关键一环。

1.思考和建模——分层设计图纸落地

幼儿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不同的设计图,通过个人思考或者与教师、团队成员探讨,将自己创作的点子记录下来,教师在班级环境中创设金点子库,让幼儿的金点子入库,帮助幼儿记录个人金点子,供幼儿相互学习。

2.统整与延续——多样材料小库提供

材料小库其实就是提供一个筐给幼儿,让幼儿根据设计图纸,拿着筐有目的地选择所需材料。如果当天的探究时间结束了,但幼儿的探究还未完成,这个筐可以用来存放材料和设计图纸。

3.珍藏与传承——多元点子库收纳

点子库是收藏孩子创意的有形口袋,是让散落在孩子内心的构思进行展示的空间。幼儿每完成一个点子,就会被收录到点子库中,一方面是为了记录个人及小队探究的历程,另一方面是促使同伴间经验分享,共同生长。

(三)“茅庐三顾”:代表性击破物的逐个排查,形成自主探究的行动力

“三顾”是幼儿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真正根据幼儿个别化的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探究支架。

1.我不会了——认知搭建

当出现幼儿现有能力无法解决的困境时,我们尝试通过多样化的策略来帮助幼儿进行建构认知,顺利度过认知困境。除了教师合理介入、小组合作查阅资料等方式以外,还可以发动家长等社会资源,将专家请进幼儿园进行专业性的指导。

2.我还需要——材料提供

幼儿对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多维度的分析判断,通过自己的思考寻求解决方法,并为自己的研究获取适时、适量的材料;教师则激发幼儿去解决各种问题,从而助推幼儿产生进一步的探究行为,真正做到以幼儿为主。

3.我想坚持——内驱力引发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尝试激发幼儿学习探究的好奇心、胜任感和互助欲,让幼儿保有持续的内驱力进行探究。例如:通过阶段性地提供新型材料让幼儿在探究中保持新鲜感和兴趣。

三、“茅庐三顾,却之不恭”实践策略的深化

通过教师有目的地提供多样化多层次的“邀请物”,让幼儿在被“三顾”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主探究的意欲,能够进行初步思维建模,也能够在动手操作中,尝试自主解决多维问题,形成自主解决问题的内驱力和行动力。

(一)通过教师有层次地抛出“邀请物”,让幼儿喜欢并沉浸探究活动

在开展自主学习活动之后,幼儿经历了“从盲目被动到坚定自主”的过程,这一路走得不简单,但很让人惊喜。现在的大班幼儿总能马上察觉到材料的外形特征及功能,能够清晰地在主材和辅材之间找到联系,专注地像个研究者一样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猜想,并能主动动手操作与记录,在团队合作中还能大胆自信地表达与交流。

(二)通过创设开放自主的环境,让幼儿形成自主探究意识和行为

在整个过程中,教师一直秉承的是“让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事实上,教师在与幼儿持续的互动中,在不断地学会“放手”。同时,由于教师的退后,幼儿学会了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思考,逐步形成了自主探究的意识和行为。

(三)通过提供研究框架,让幼儿养成和学会科学探究态度和方法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教师通过一系列显性和隐性策略,让幼儿在不断往复地经历“提出问题、猜想预测、动手操作、记录信息、解释讨论、得出结论、表达交流”这样的过程中,将自主探究的态度和方法进行内化,并能自然地运用到其他领域中。

如何提升大班幼儿的自主探究能力,是一项具有重要价值的研究。以上只是我们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初步总结出的一些有益经验。期待今后在提升幼儿自主探究能力的研究道路上,会有更多量的叠加和质的飞跃。


上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