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教师周刊·论文
本版新闻列表
 
下一篇
2021年1月29日 星期

论《滕王阁序》情感表达的内核


□衢州华茂高级中学 吴财珍

《滕王阁序》是一篇蕴涵丰富、用典颇多、涉及诸多方面知识的经典骈文。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高中语文教学较难实施的一篇课文,其中最难的便是对写作主旨的把握。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它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却又不肯放弃的执着态度”。这种理解有失偏颇,不够全面。

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只对全文进行解读,没有明确给出文章主旨。也许是该书编者意识到文章旨趣复杂多义,所以未明确界定本课的写作目的,给读者留下更多阐释空间,但也因此给教师的文本解读、教学设计和实施带来一定难度,让教师给学生讲解时无从下手,含糊其辞。

笔者认为,《滕王阁序》是一篇写作指向多维的开放式文本,对它的解读必须从文本表达的实际出发,摒弃先入为主的思维,摆脱权威解读的束缚,遵从真实的阅读感受。

《滕王阁序》的写作主旨囊括了“表达知遇之恩”“抒发怀才不遇的无奈”和“施展凌云壮志”三个彼此关联又有差异的层面。这三个层面看似无主次轻重之分,其实有一个共同的情感内核,即“怀才不遇的无奈”,它统摄着其他两个方面。

第一,阅读时要全面认识作者的人物形象。纵观王勃生平行实,大致包括未冠而仕、祸起《斗鸡赋》、二次被贬三个阶段。本文作于第三阶段,王勃当时26岁,仕途遭遇厄蹇,愁情满怀,牢骚萦胸,但又不甘平庸,仍自我期许甚高,渴望东山再起,是一个才华横溢、急于入世的士子。

据《旧唐书·王勃传》记载:“六岁善文辞,九岁得颜师古注《汉书》读之,作《指瑕》以摘其失。麟德初,刘祥道巡行关内,勃上书自陈,祥道表于朝,对策高第。”可见,王勃少年得志,不免招人嫉妒,再加上他恃才傲物,处事疏阔,缺少谋略,注定仕途坎坷。据《旧唐书》和《新唐书》记载,王勃在虢州参军任上因杀官奴(有被陷害之说)而二次被贬,其父也被牵连被贬。这对于年轻气盛,渴望大展拳脚的王勃来说,确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打击。明白了作者的仕途之挫,再来看王勃在文中抒发的“怀才不遇的无奈”,也就相对容易了。

第二,第三段集中体现作者情感脉络的变化过程。此段主要表达“兴”“悲”“志”三种性质各异却又彼此相关的情感,并且“悲”统摄着“兴”和“志”。

首先说“兴”。从“遥襟俯畅”到“极娱游于暇日”,即指与会游玩赏景之乐,但更重要的是作者巧遇知音被人赏识的“知遇之乐”。这种“知遇之乐”的条件是“遇”,而“遇”之乐正是由于“不遇”之忧。要理解这一点,需要运用知人论世的解读方法,了解王勃二次被贬,南下探亲时巧遇以都督阎某为代表的社会名流,获得他们的激赏的全过程。

接着说“悲”。作者借“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之句,表现出非凡的文学自信及凭借文才扬名立万、急于用世的愿望。可惜,天妒英才,作者仕途却屡遭打击,不禁悲从中来,感慨万千,先从自己角度,直接“自言”,抒发怀才不遇的感慨。

“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和“地势极而南溟深,天柱高而北辰远”都是空间视角。然后从他者设想,为他者“代言”,把目光聚焦到与自己遭遇相同的历史名人身上,感慨冯唐、李广生、贾谊、梁鸿等人的生不得志。

“代言”的本质也是“自言”,二者都是作者采取的一种抒情策略,紧紧围绕“怀才不遇”的情感内核。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是作者对命运的深沉感叹,感慨人生短暂和渺小个体在命运面前的无能为力,也是基于作者志不得伸的苦闷心境。

最后说“志”。作者倾吐满怀忧愁后,情感基调倏地往上一振,由低沉忧愤转为高昂明朗,从此时的“不遇”困境,憧憬未来“遇”明主而栖的图景。

唐朝社会迅速发展,让读书人异常自信,觉得人生必有出彩机会。王勃当时虽屡遭打击,但心态乐观,永不言弃,不为一时窘境而改乐观进取之心。由现在“不遇”的困境,生发出“遇”明主而仕的愿景,情感表达符合逻辑。着眼于此,可知“怀才不遇的忧愤”是生发“施展凌云壮志”的情感起点,前者统帅后者。

第三,行文紧紧围绕“怀才不遇”这个情感内核而展开,上下文衔接紧密,情感生发自然。文章首先概写洪州地理风貌和滕王阁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无论是写景,还是写人,都在作者饱蘸欣赏之情的笔下散发着一种美。

全文溢美之词满篇,景美人贤,作者心情也是不亦乐乎,忧愁全抛储脑后。那么,这一部分与“怀才不遇”这一情感内核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这样理解。王勃在仕途失意、无人赏识的情况下,受都督阎某之邀赴会,因此驰誉于当时的名流之间,蹙眉稍展,聊以自慰。

都督阎某也算是慧眼识英才,渴望“知遇”的王勃为报都督阎某“知遇之恩”,当仁不让地一逞文才,命笔即席作文,盛赞与会嘉宾和当地美景,也就合乎情理了。

文章第二部分,紧承第一部分写,“遥襟俯畅,逸兴遄飞”,登高而望,触景生情,从前面的写景转入个人情感的表达。“兴尽悲来”乃是行文枢纽,标志着情感由乐到悲的转化,悲情焦点是“怀才不遇”的忧愤和无奈。

受到都督阎某赏识后,王勃又重整旗鼓,负才使气,壮志凌云,对仕途还抱有希冀。文章第三部分,作者继续用“杨意”“钟期”等称呼来表达幸遇知音的欣喜,与文章结尾表达盛衰无常、人生短暂感慨前后呼应。


下一篇
浙ICP备11065404号-3
Copyright@1984-2006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教育报刊总社 版权所有 建议分辨率1024*768 IE6.0下浏览